媒体之声

媒体之声

    搜狐网:消费者代表:首档电量偏低

    日期:2012-05-14来源:搜狐网 浏览量:

      5月11日上午,备受关注的山东省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听证会在济南举行。听证会现场,第一档用电量标准、季节性高峰用电、发电成本监审、电量以户还是人口计算等话题,成为参加人讨论的焦点 。据省物价局工作人员介绍,我省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将于今年6月1日起试行,此次听证会结束后,将认真研究提出的意见、建议,对听证方案进行修改完善。近期,将通过公告形式对外正式发布具体方案。


      一二档电量标准应提高


      根据省物价局提出的两套阶梯电价方案,城乡居民用户每月用电量均分为三档。方案一的第一档为190度及以下,电价不作调整;第二档为190~300度,电价每度加价5分;第三档为300度以上,电价每度加价0.25元。方案二的第一档为220度及以下,电价不作调整;第二档为220~350度,电价每度加价8分;第三档为350度以上,电价每度加价0.30元。


      听证会上,九成消费者参加人认为第一档电量标准应提高。来自青岛的消费者参加人苏建宪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后家庭中的电器将会越来越多,用电量肯定会超过阶梯电价规定的基本用电量。因此第一档电量应设为300度,第二档电量为300到400度,第三档为400度以上。


      省政协委员、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华用半个月的时间对自己所在小区的居民做了调研。结果超过半数的家庭 ,每月用电量超过基本电量规定较高的220度。


      消费者参加人、淄博市公交公司职员王海清,建议第一档电量设为240度,第二档为240到350度。他说,他们家春秋季节一个月能用电130度,但是冬夏每月至少要用240度,因此第一档电量应该保民生。


      另外记者注意到,相对而言,多数听证会参加人倾向于支持第二套方案。


      四季用电量应区别对待


      此外,阶梯电价按月收被指太“刚硬”,多数代表建议应按年、季度等柔性化处理。


      “以济南为例,冬天没有双气的市民用电取暖,而夏天闷热多数市民开空调度夏,每月的用电量将大幅增加。”陈华说,济南冬夏两季近7个月,阶梯电价方案应充分考虑季节因素。陈华建议,方案中以月为周期,改为按季度、半年甚至以年为周期收取电费。


      “如果把电费收取的周期改为以年度为限,将更加合理。”来自菏泽的消费者代表代广成也表示,如果以年为限可以综合考虑季节因素,便于操作和计量管理,也有利于节约成本。


      青岛消费者代表李如东说,夏季用空调降温,冬天用电暖气取暖,用电量自然提高,因此应该按季节收费。


      人口有差异,别“一刀切”


      听证现场,不少代表提出,阶梯电价简单按户计量有点单一,群租、合租者负担会增加。


      “两口之家、三口之家和五口之家都是一户,但在每月的用电量上差别很大。”消费者代表李如东说,阶梯电价拟定方案以城乡居民每月每户为标准制订,但目前我国养老体系不发达,三代同堂同住一户的很普遍,实行阶梯电价后,有可能导致老人和孩子分户居住。李如东建议,对于超过正常人口数量的家庭,可以加装电表,首档电量提高到280度,第二档提高到280度至380度。


      菏泽财经学校高级讲师孙保福认为,应以四口人为单位,每增加一口人用电基数增加50度。


      “城乡用电量有很大的差异 ,统计时应区别对待。”济南大学经济学教授王光玲说,就济南大学西小区而言,每月用电平均为302度。而在整体统计上,城市人口占了不到四成,所以城市居民的一二三档基数都应当提高。


      用电少的能不能给奖励


      阶梯电价不能只涨不降。作为消费者代表,来自烟台市的教师金星南说,目前有的市民把即将接受听证的阶梯电价方案理解为“只涨不降”,既然实施阶梯电价的目的是提高全社会的节电意识,在对超限用户多收电费的同时,也要对少用电者进行奖励。他建议,设定电价下降档,如每月不超过80度,每度电价降0.05元。


      同时,省消费者协会法律支持中心副主任王致远也建议,在拟定方案的三档电量之外,再增加一档优惠电价,“日本、韩国的居民阶梯电价都有这样的低价电量。”


      青岛的消费者参加人苏建宪则认为,下降档应设为160度,低于160度给予一到两分钱的下降幅度。


      此外,陈华认为,如果第一档的电量长时间不变化,居民用电成本也会大大增加。他建议,根据每年用电量增加的幅度,建立逐年浮动机制。


      李如东等几位代表则建议,电力部门应建立短信平台,当用户电量超过每档的限额时,通过短信的形式提醒超限用户。


      人物


      首个发言就炮轰监审报告不透明


      在听证会上,省政协委员、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华是15名消费者参加人中第一个发言的 。


      “试行阶梯电价的初衷是好的,但具体到听证方案上,现有的两套都不完善,而且发电成本监审报告不够透明。”陈华的开场白,让在场的人有点打怔,或许大家没预料到第一个发言的就如此尖锐。“据我了解,制订方案的数据来自我省的统计年鉴,而如果统计年鉴的数据来源于电力公司,就意味着数据来自利益相关方,缺乏客观独立的有效支撑。”他说。


      陈华认为,目前三口之家和五口之家用电量、夏冬和春秋季节性用电量差别很大,应区别对待。对于电费补贴“低保户”、“五保户”的方式,他也提出了异议。“根据听证方案,多收取的电费用于补贴"五保户"和"低保户",免收15度的电费这是件好事,但需要明确,这是政府的责任,而不应由一个企业去完成,更不能由消费者埋单。”


      5月11日中午,在听证会结束后,记者趁着午饭时间采访了陈华。他说,第一个发言的确给了他压力,但他并没有因此少说话,“我所关注的还是多数居民的利益,而作为一个消费者参加人 ,说真话是我应该做的。”


      数据


      全省80% 户月均用电量90度


      两套听证方案是如何制订出来的,这是市民十分关心的内容。听证会上,省物价局价格管理一处处长李冠博陈述了听证方案。李冠博说,近年来,煤炭等一次能源价格持续攀升,电力价格也随之上涨,但居民生活用电价格调整幅度和频率均低于其他用电,至今仍是每度0.5469元。


      由于价格长期固定,应调价格差额由其他用户承担,形成交叉补贴,造成了用电量越多的用户,享受的补贴越多,用电量越少的用户,享受的补贴越少。据统计,2011年我省用电量最多的5%用户用电量占到居民用电总量的21%。“通过试行阶梯电价,可以逐步解决交叉补贴,实现公平负担,合理体现电能资源的价值。”


      据李冠博介绍,2011年全省执行居民电价的电量为388.88亿度。其中: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直接抄表、收费到户的城乡居民用户,即“一户一表”用户为2786.66万户,年用电量222.01亿度,户均月用电量66.39度,覆盖全省“一户一表”用户80% 的户均月用电量为90度;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结算的预付费卡表用户44.47万户,年用电量6.05亿度,户均月用电量113.37度;合表用户6.04万户,年用电量124.56亿度;执行居民电价的非居民用户 9.63 万户,年用电量36.26亿度。将要实施阶梯电价的试行范围,则是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直接抄表、收费到户的城乡居民用户,即“一户一表”用户。


      交锋


      代表质疑电企成本“糊涂账”


      听证会上,山东电力集团有关人士表示,从2008年开始,我国共5次上调电价,但均只针对工商业用电和企业上网电价,居民用电价格没有上调。虽然居民用电只占全社会用电总量的10%左右,但居民电价明显偏低,已经对国家的电价体系和经济造成了影响。长此以往,将加重工商业的用电负担,而工商业增加的用电成本,最终还是要通过提高商品价格由老百姓埋单。


      不过,电企的这番言论遭到了消费者参加人的炮轰。“我去过供电公司,当时询问成本怎么来的,没有人能说清楚,收入怎么样也没有人告知。”消费者代表孙吉辉说,“既然要涨价,就应该好好把信息公开,今天省电力集团公布的成本是笔糊涂账,我去查来源依据,也就是2011年的统计年鉴,不管是图书馆还是网上怎么也没找到,应该把成本让大家明白后,再试行阶梯电价。另外,还需要引入第三方的评审。”


      省消费者协会法律支持中心副主任王致远也认为,对电价成本的检审结果,物价部门应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核。


      省政府纠风办科级检查员李艳红认为,电力企业跟公众的信息不对称,不能老打涨价的算盘,应该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省财政厅综合处副处长侯乃红说,电力成本监审透明度不高,是因为没有请第三方也没有让消费者参与。


     


     


        媒体链接:消费者代表:首档电量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