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之声

媒体之声

    济南时报:代表激辩阶梯电价

    日期:2012-05-14来源:济南时报 浏览量:

        □本报记者 董莉 实习生 郑楚翘


        11日,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我省居民阶梯电价听证会如期在济举行。来自济南、淄博、青岛、烟台和菏泽5地的26名听证会参加人出席听证会,建议我省阶梯电价方案应把季节、人口、城乡差异等因素考虑进去。不少参会人直言,现有两套方案的第一档设置都偏低,呼吁最好把门槛设得“再高点”。


        “阶梯电价调整能让用电多的人付出更多成本,但我觉得两套方案的起点还是有点低。”山东烟台旅游学校教学部高级讲师金星南说,他做了好几天调研,询问了不少居民的用电情况,觉得“一般居民很容易就超过了第一档”。“第二套方案相对较好,但建议能将第一档用电量由220度提高到300度,第二档为301-400度,第三档为400度以上。”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李光友也表示第二套方案较好。李光友说,他对校内12户家庭5月5日到5月9日4天的用电量进行了调查。折合到每月用电量,最高333度,最低134度,超过第一套方案起点190度的有8户,超过第二套方案起点220度的有3户。若加上夏天降温和冬天取暖,每月190度远远不够。李光友也建议将最低档电量提高到300度。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光玲之前也做了不少调研。她说,以济南大学西校区为例,教师家庭常住户共1204户,按20%的比例随机抽取了246户作为样本,对其用电量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计算2011-2012年连续一年的月均用电量为302度,超过第一方案的幅度达59%。因此,她建议第一档标准可考虑适当上调。“我也认为第一档的用电量标准有些低,建议提高到280度左右比较合适。”青岛市外国企业服务总公司管理人员、工程师李如东说,一般三口之家,如果冬天有集中供暖,那么每年除了夏天,一般每月用电量都能在200度以下,但到了夏天开空调的季节,“想不超标很困难”。


        山东省物价局表示,他们认真听取了大家意见,并一一做了记录,会后将认真研究、充分考虑这些意见,再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山东省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听证方案》。最终实施方案及对听证会参加人主要意见采纳的情况将向社会公布。


        【听证会参加人建议】


        【关键词:有奖有“罚”】


        “多用电多掏钱,少用电能否降电价?”


        “现有方案只对用电大户提高了电费,我认为应该建立一个能涨能落的双向机制。”省政协委员、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华说,“现在只有涨恐怕是不科学的,要让用得多的多掏钱,用得少的少掏钱才对。比如对月用电不足100度的居民电费进行下调,哪怕每度电价下调一分钱,也是鼓励大家少用电。”


        阶梯电价可否有涨有降?王光玲同样提出这一问题。她认为,第一档用电量是以覆盖80%的居民确定的,有必要在80%的家庭中,再进行一次划分,对少部分低收入家庭以及用电量大大低于一档用电量平均水平的家庭,实行低于现行电价的收费方式,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


        青岛市饲料协会的苏建宪也直言,目前的听证方案是“只罚不奖、有涨无减”,有失公平。


        【关键词:季节因素】


        “四季用电差异大,按年计价是最佳选择”


        “可否适应季节变化划分计算周期?”王光玲说,山东四季分明,夏季冬季用电量明显高于春秋季,以现行的两月抄表周期计算用电量显然不太合理。她认为,“起码应该半年一算,当然按年度计算是最佳选择”。


        不少听证会参加人同样提到了非集中供暖小区采暖季用电较多的问题。记者了解到,按照国家公布的《关于居民生活用电试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对于不具备集中供暖条件、已采用电锅炉或电地热采暖的居民用户,各地可通过适当提高采暖季用电量标准等方法处理。但在山东省的听证方案并未把季节性因素考虑进去。


        【关键词:城乡差别】


        “城乡同一标准,难覆盖80%城镇家庭”


        “目前我省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38.15%,农村人口比例很大,尽管随着家电下乡活动的开展使农村用电量有所提高,但相比城镇用电量还是比较低的。”王光玲说,这样一来,农村居民可能绝大多数都在一档里,城里人更多的要跑到二档、三档去。


        “按照城乡平均来统计的一档基数可能就无法覆盖80%的城市家庭。”王光玲建议,对一档用电量水平应考虑城乡差别。


        【关键词:人口多少】


        “以三口之家为基准,人口多的给优惠”


        “我调研后发现,不少居民是两代人甚至几代人住在一起,虽然总体计算用电量很高,但平摊到每个小家庭里,其实都是基本的生活用电。”青岛海慈医院主任医师孙吉辉说,如果对他们实行阶梯电价,加价用电是难以避免的。


        王光玲建议,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省户均2.98人,因此,以三口之家为单位计算基本合理,超过三口人的家庭应给予相应的优惠措施。


        【关键词:过渡期】


        “能否先设试行期征意见,根据实际微调”


        陈华认为,现在很多听证会都是听证之后立刻公布调价方案并依此实施,这种方式并不科学。“能不能规定一个月或三个月的试行期,试行期结束后听听居民的意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微调,使得经过检验后的调整方案更加合理?”


        苏建宪直言,从国家发布文件到阶梯电价正式实行仅有几个月时间,山东省提出方案也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又不是救火、救命,一个政策的出台太急促,容易误伤很多人。”苏建宪建议,阶梯电价调整方案应该“缓期”一年执行,这样才有时间做更细致的调研,把很多因素考虑进去。


        【关键词:成本核算】


        “数据都是电企报的,电价成本难言透明”


        物价部门公布的成本监审结论显示,山东电网居民生活用电单位定价成本为0.6850元/千瓦时。对此,孙吉辉表示,成本核算的数据都是来源于电力部门,“应该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成本核算”,才能体现公正、客观,具有可信度。


        陈华也表示,如果各项数据都是电力企业自己报上来的,“那在我看来就是一笔糊涂账”。


        【关键词:短信提醒】


        “用电快超标了,能否发个短信提醒用户”


        除了关注政策本身,李如东还对政策实施后的配套服务提出了建议。他说,国家电网试行阶梯电价后,能否像中国移动公司那样建立一个短信平台,提前提醒市民注意用电量。比如说,用电量接近第一档电量时,给手机发短信提醒一次,超第二、三档时各再提醒一次。“如果远程自动抄表,这个实现起来应该不难。”


        【新华时评】


        别让听证会开成“涨价会”


        目前,围绕即将普遍推行的居民“阶梯电价”,各地正在陆续举行价格听证会。如此大规模的价格听证,近年来少见,人们原以为会对近年来“价格听证会=涨价会”的现象有所改变,但从社会反响来看,问题依旧。本应是征询民意的价格听证会,却引来群众普遍不满,这种现象值得反思。


        电力等日用必需品价格,直接影响群众生活。但如果将民众对价格听证会的抱怨归结于反对涨价,未免过于简单化。听证会开放度过低、代表比例不合理、公布的信息不充分等,这些涉及“怎么听证”的问题,才是矛盾发生的根本原因。一些地方被曝光的“听证专业户”现象,说明群众的质疑是有根据的。


        价格听证会旨在征询民意,按理说,代表面越广泛越好。为什么现有的听证会要搞得神神秘秘,甚至出现弄虚作假现象?这就涉及真听证还是假听证的问题。真听证,就应当尽可能充分地公布群众想知道的信息,尤其是涨价的理由。只要你的道理能够说服群众,价格听证会就不会被讥讽为“涨价会”。这里面,政府有关部门作为听证会的组织者、监督者责任重大。


        民生必需品价格是不是真的需要上调,不能仅凭企业一面之词,须提供令人信服的成本构成数据,让群众清楚一度电、一升油、一立方米气从生产到使用,究竟要花多少钱,看看那些“哭穷”的企业究竟“亏”在哪里,从而明白价格上涨及其幅度是否合理。只要相关信息够公开、够透明,就算大家对企业经营管理仍然会有不满之处,也会坦然接受涨价。反之,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上调价格,即便定价合理,也难逃“利益部门化”嫌疑。


     


     


        媒体链接:代表激辩阶梯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