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之声

媒体之声

    大众日报:个体户,需要一次漂亮“转身”

    日期:2012-05-10来源:大众日报 浏览量:

      ◆核心提示


      个体户是一个颇具时代色彩的词汇,尽管草根,但生命力却异常顽强。不可否认,个体户曾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现今,个体户的草根意义依然存在,但是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在逐渐地发生变化,个体户的经营状况堪忧,在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存在种种障碍。显然,个体户,需要一个漂亮的“转身”。


      □ 本报记者 刘江波


        个体户,草根创业者的


        第一个“头衔”


      在城市高耸的楼群中,找寻一处并不显眼的“洼地”,在人流密集处,租上一处十几平米的空间,架上案板、面条机、蜂窝炉,另外备齐锅碗瓢盆,住处或许就在这十几平米之中,或许会在另外一处偏僻的所在。这,可能就是对草根创业者一种极为简单的刻画。


      对于老李来说,寻找一处“洼地”并不容易,完成从一名打工者到城市个体户的转变则更非易事。房子最好是平房,便于存放一些杂物,更重要的是价格便宜。老李的生意主要依靠流量,因此,相对较大的人流量是他选择“布点”首要考虑的因素。


      “当个体户的好处有很多,比方说,一碗炸酱面的价格是4元钱,买一碗就赚一碗的钱,并且很自由,不受约束,可能比打工要操更多的心,但不用担心工资的问题,心里踏实。”老李在干个体户之前,也曾打过四五年的工,“我干的这活和打工差不多,不过等着别人发钱和自己赚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老李并没有办理个体户的营业执照,一方面是不懂,另一方面,他认为没有必要。为了保证食品的安全,油、面等材料,他都会到大型超市去买,而炸酱则是自己调配,对于卫生更是十分在意,“人家要是在我这里吃出了什么问题,我这生意可就没法做了。”


      记者了解到,个体户作为诸多草根创业者经历的第一步,对于打工者如此,对于许多大学生创业者以及下岗工人同样如此,而他们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则是偏重于城市中的人群,人流量越大的地方,或者外来人口聚集的地方,常常成为他们选择的临时扎根之处。


      “还有没有进一步做大的可能?”


      老李憨笑着摇了摇头:“就是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找了一份工作,那还指望能挣什么大钱,没法和大饭馆比,我这生意就是面对收入不高的人群,最近一处建筑工地完工了,我的生意就下来了。”
     
       离小微企业有多远?


      有两个这样的创业版本。


      王飞(化名)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他申请办理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专做手机卡的生意,得益于国家的减税政策,每月除去一定的费用外,税费几乎可以被忽略。而每月的营业收入远远高出同年毕业的同学。


      王然(化名)同样在大学毕业后创业,但他选择成立了一家家政公司,每月要扣除营业额近7%的各项税费,即便如此,公司在他和同伴的努力下,依然保持了近20人的规模,且发展不错。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不是很懂,要是早知道个体户能够省这么多税,就选择不成立公司了,毕竟前几年小微企业贷款难度很大,资金紧张,我们想过很多办法来申请免税,但都很难。”3年多来,王然几乎无时不刻都在为资金发愁,“但也有好的一面,反过来说,个体户毕竟不同于小微企业,现在有许多支持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同时成立公司有利于竞标,也更加有利于企业的成长,可以说各有利弊。”


      个体户要不要转型成为小微企业?


      尽管和其他创业同学也做过几次充分的交流,但王飞对此依然不置可否。“个体工商户所从事的领域竞争非常集中,因为没有自己的品牌,规模又小,无法和大的商业体竞争,在市场中的劣势非常明显,可以说处于商业圈的最底层。”王飞告诉记者,“成立公司,虽然担心税费,但更重要的是知识和经验的缺乏,担心成本、竞争以及管理上的压力。”


      门前的石子路已经破损,一所十几平方米的平房,墙皮已经剥落。生意尽管不错,但是并不稳定,显然这并非王飞想象中的创业果实,“下一步,我希望能和大的品牌签约,一步步做大起来。要一步到位现在还有难度,但成立公司是发展的方向。”


        个体户,需要更多发展空间


      个体户的经营领域大多在服装、餐饮等领域以及诸多服务性行业,这些领域门槛相对较低,市场规模也没多大。


      2011年11月,《个体工商户条例》正式实施,进一步降低了个体工商户的门槛,为个体户的做大做强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对于草根创业者,个体户的吸引力一直不减,它所代表的积极意义依然存在。采访中,进城务工人员往往将“赚钱后做一个小买卖”作为自己打工生活的终结,甚至作为扎根城市的开始。


      相关专家表示,由于个体户从事的行业多处于产业链中的最末端,资金、经营规模以及管理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发展空间有限,如同处于一个夹层之中。而对于个体户,政府既需要相应的监管,同时更需要提供给他们发展的空间。


      显而易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体户的发展要与时俱进,不仅需要他们自己做出改变,诸如在提升服务水平以及专业技能、塑造自身品牌等方面下更多的工夫,同时也需要外力的进一步推动。


      “今天的‘个体户’可能就是明天的小微企业的业主,也可能是后天的中小企业的主人。目前看,个体户是最为弱势的经济形态。因此,呼吁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支持个体户发展政策,在加强对其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在融资方面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济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朱孔来表示。


     


     


        媒体链接:个体户,需要一次漂亮“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