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之声

媒体之声

    新浪网:优秀高技能人才

    日期:2012-05-02来源:新浪网 浏览量:

      代旭升,1955年4月生,胜利油田首席技能大师,现为东辛采油厂采油二矿采油高级技师。他几十年如一日,亲历基层,深入实践,坚持围绕油田生产开展技术创新,先后自主完成技术革新80余项,其中16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移动式套管气回收装置》创新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有8项成果被油田广泛推广使用,累计为油田创造经济效益1亿多元。创办“采油技能大师网站”,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创新体会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培养出一批优秀高技能人才,为油田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作出突出贡献。他先后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国家评选为第二批“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是胜利油田继王为民之后获此殊荣的第二人。


      王钦峰,1976年5月生,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火花科研组组长。16年来,他先后经历了13个工作岗位,用持续的学习和创新践行着追求和梦想,从一名农民工逐步成长为机电工程师和掌握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骨干,先后完成了40多项工艺革新,设计了20多种专业设备和专用量具,获得国家专利三项、省科技进步奖一项,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他的成才经历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注。王兆国同志批示:王钦峰是很好的农民工爱岗敬业、学习型、创新型的新型工人典范。李源潮同志批示:山东农民工王钦峰同志,在基层一线岗位开展创新型劳动,坚持自学成才,在大批高学历技术群体中出类拔萃,成为技术能手和劳动模范,并成为公司十大股东之一,为广大农民工树立了“劳动创造财富、技能成为资本”的奋斗榜样。建议将其作为农民工成长为高技能人才的典型宣传示范。


      赵峰,1967年11生,山东鲁南机床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多年来他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科学技术,勇于做知识型、创新型的时代工人,由一线工人成长为一名能制造世界先进水平数控机床的工程师和维修高级技师,研发的产品替代了国外进口、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企业获得了5000余万元的经济效益。本人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十大杰出职工”、“全国技术创新能手”等十几项荣誉称号,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考察对象。


      王晓菲,1985年7月生,山东德棉股份有限公司后纺车间操作员。自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扎根三尺车弄,苦练操作技能,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总结出的氨纶包芯纱“食指勾断氨纶丝”接头法等绝活,提高速度2倍,质量合格率提高30%。主持QC小组进行技术攻关,先后开发出莫代尔、天丝、考迈丝、大豆纤维、彩棉等新型纺纱原料,紧密纺、赛洛纺等新技术纺纱。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纺织行业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今年当选为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候选考察对象。


      高森,1970年11月生,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淄博管理处线路专工,高级技师。由于超高压线路大多分布在野外山区,塑料薄膜、断线的风筝等等经常随风飘舞、缠绕到超高压线路上,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高森组织起了QC小组,针对架空输电线路悬挂异物处理难题,开始技术攻关。历经近3年的反复测试和试验,他们成功研制出了“500千伏架空线路清障检测机器人”,攻克机器人进入强电场的技术难关。这一成果在今年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本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黄胜利,1952年2月生,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专家级高级技师。16岁参加工作以来,扎根生产一线,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岗位专业技术,创造的多项革新成果、专利技术和先进操作法,均达到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近千万元。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机械工业突出贡献技师”、“山东省首席技师”、“滨州市首席技师”、“滨州市技术能手”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成尧,1962年8月生,烟台万华集团烟台工厂装置经理助理。1980年以来一直从事光化分离岗位工作,先后担任过操作工、班长、车间副主任、装置经理助理。全程参加了公司的6期技术改造,为公司MDI装置从最初的年产1万吨,提高到现在的年产8万吨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轻工总会“二等功”、“富民兴鲁先进集体”、“烟台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等荣誉,参与的1.5万吨/年“MDI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徐玉金,1965年10月生,日照港铁路运输公司机务段班长。1989年,从部队复员的徐玉金成为日照港的一名检修工人,面对维修技术的空白,他先后自学了《内燃机车构造与原理》、《内燃机车总体》等理论知识,系统地掌握了内燃机车的基本构造和运用原理,在各类钳工技术比武中,他多次荣获一等奖。创办了“东风·学习论坛”,带领工友一起学习业务、钻研技术,共同进步。近几年,徐玉金连续拿下了五项国家发明专利,“徐玉金班”被评为全国学习型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本人先后被评为“山东省首席技师”、“日照港金牌员工”、“日照港首席技师”、“日照市首席技师”。


      刘海虹,1953年生,山东巨菱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职工。出身于革命家庭,父亲是老红军、开国将军、烈士,母亲是参加徂徕山起义的十个女八路之一,身为高干之子的他没有靠家庭、亲属、社会关系等有利条件为自己谋利益。1972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工厂生产一线从事铣工、镗工工作,四十年如一日,踏踏实实地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苦干加巧干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先后获得“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优秀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山东省首席技师”、“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亚军,1981年9月生,肢体二级残疾,枣庄市台儿庄区残联科员(人事代理)。他身残志坚,刻苦自学网络技术,在全国残疾人网页设计大赛获得第一名;在日本举行的国际第七届技能大赛中获得网页设计第三名,并获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曲忠良,1964年4月生,任威海市白天鹅宾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餐饮部经理,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协会会员、山东省烹饪协会理事、威海市技师协会副会长、济南大学烹饪研究所研究员。多年来一支致力于鲁菜烹饪技术创新,先后到欧洲、日本、韩国等地参观学习,拜师求艺,积极吸收其它菜系的特点,从色、香、味、形、器、温等方面下工夫,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烹调风格,接待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及港澳台的政府要员和商界名流等1000多人次,受到广泛赞誉。


     


     



        媒体链接:优秀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