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揭晓,电影《桃姐》荣获五项大奖。影片讲述了一段主仆之间平凡、简单又感人至深的故事。从叙事策略看,影片是对人间温情的另类解读。桃姐在梁先生家里做了六十多年佣人,暮年去了养老院,同时也受到了主人家无微不至的关怀。观众体味到一种温暖的人性美。
《桃姐》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只有碎片式的生活场景,老人院里老人们像小孩一样轮流让护理人员喂饭,桃姐盛装打扮出席罗杰的首映礼、罗杰妈妈亲手为桃姐做的燕窝等等,这些生活化的场景让人感到无比温馨,虽然影片不是展现仆人对主人的感情,但我们却从人物对话还有一家人对桃姐的挂念与感情中折射出桃姐一生对梁家的付出。这些生活化的场景让人感到无比温馨又无比辛酸,垂暮之年的人最需要儿女的陪伴和关爱。
此外,《桃姐》的视听语言也作到了变革。影片依旧是一部极富人情味的温馨女性电影,因此长镜头、手持摄像机的拍摄、音乐的使用都给影片带来了极富自然真实的效果。桃姐被送进老人院,固定视角长镜头拍摄,前景是老人院里其他老人好奇地看着桃姐挪动着走进来,还有一些老师在镜头前走动着,展现的是桃姐年老中风的状态与其他老人在老人院生活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老人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家庭奉献了自己的一辈子,理应受到我们后辈的尊敬与关爱。而音乐的使用也渲染了气氛,表达了桃姐内心深处对以往的怀念之情,当桃姐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物品时,尤其是那条背着罗杰的背带时,配以节奏舒缓的钢琴曲,朴实无华、简单纯粹。让人感到,梁家和桃姐已不再是普通的主仆关系,更像是一种不是亲情胜似亲情的家人关系,干净质朴的旋律与节奏,衬托出老年桃姐对往事的感怀以及对现在生活的一种感激之情。
《桃姐》以其另类的叙事视角,完美的视听语言,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影片中表现得不单单是桃姐这个人,更是凸现了对“桃姐”这一类人的爱、尊重和赞美,让人们从平淡质朴的画面中感悟人性的关怀。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
媒体链接:人间温情的另类解读——简评影片《桃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