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之声

媒体之声

    舜网:济南城乡结合部小区脏乱差 人在新房中房被垃圾围

    日期:2012-04-12来源:舜网 浏览量:

      近日,本报连续报道了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梁府小区环境脏乱差一事,引起较大关注。连日来,多名居民致电本报,反映所在小区也存在类似问题,盼望能尽快解决。“相对于市中心而言,我们这些小区位置可能偏一些,但我们也希望能生活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里。至少应该有一个小区逐步改善的‘准确时间表’吧,让我们有期待、有盼望。”4月6日,市民程先生在致电本报时急切而又无奈地说。


      连日来,记者走进同样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匡山新村、荷香村小区探访调查。


      匡山新村


      人在新房中,房被垃圾围


      【现场探访】


      旧楼:风一吹,楼前垃圾满天飞


      “看了时报关于梁府小区的报道后,我很有感触。我们小区院内院外常可以看见‘垃圾满天飞’的现象,有的楼甚至已被垃圾给‘包围’了。”居民吴先生说。


      近日,记者来到匡山新村南区,南区共有17栋楼。沿小区东侧一主街道自北向南行走,最先看到的是1至5号楼。5号楼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这几栋楼大概是1997年前后建成的,之前这里是匡山村。在4号楼,记者看到地面上有一层灰土,还有一堆枯叶中混杂着塑料袋、废纸等,一起风,漫天飞舞,飘得到处都是。


      除了垃圾,乱堆乱放现象也不少。4号楼2单元西侧,有约1米高的柴火堆,旁边还有3个废旧的木门。5号楼2单元门口绿化带中堆着一些木板、旧蛇皮袋、柜子、旧床等。


      在其他几个院,记者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提起小区卫生情况,李女士有一肚子苦水:“小区大部分都是之前匡山村的村民,村民不用交卫生费,村委会派人打扫卫生。但保洁员一般只扫表面,几扫帚就完事,有时扫得也很不及时,院内院外还是脏兮兮的。”
    新楼:盖起没几年,被垃圾“包围”


      记者采访时发现,被垃圾“包围”最严重的是小区17号楼。居民告诉记者,该楼建好没几年,2010年前后陆续有人入住。


      站在17号楼前,向周围望去,满眼的断壁残垣,废墟中堆着水泥块、砖块等。一居民告诉记者,这栋楼北边之前全都是小平房,因旧村改造,房子大多拆了,还剩几户没搬。之前住平房的村民一般都在小平房东边扔垃圾,每天有专人清理,但自从拆房子后,这一片就荒废了,垃圾也没人管了,越堆越多。


      在现场,记者看到一些居民将成袋的垃圾扔到17号楼西侧,其中一居民说,自己是9号楼的,他们院内没有垃圾桶,只好扔到这儿。


      道路:垃圾堆满两旁,居民随手就扔


      随后,记者来到17号楼后,一条约200米长、六七米宽的土路两旁堆满了垃圾。沿土路前行,两侧的垃圾可谓“五颜六色”,有旧鞋子、方便面桶、牛奶盒、饮料瓶、旧毛衣、成袋的生活垃圾等,还有大小便留下的痕迹。


      记者采访时,突然听到“嘭”的一声,回头一看,不远处地上多了一饮料瓶,有白色液体从瓶中淌出。居民王女士无奈地说,“你看,这条土路南边,16号、13号、11号、9号、5号楼自西向东,一字排开。楼上一些居民图省事,经常从窗户往下扔垃圾!”


      9号楼的袁先生告诉记者,这条“垃圾路”变成今天的模样已近一年了。在拆房子前,该路还是小区一条主街道,走的人很多。“从2010年开始,路北的个别小平房就开始拆了,去年差不多集中拆完。拆迁后,这片地成了废墟,走的人少了,加上无人清扫,路旁慢慢就堆满了垃圾。”


        【部门说法】


      保洁员工资才400多


      匡山街办匡山村村委会一孟姓工作人员表示,整个匡山新村南区共有20多名保洁人员,其中,小区17栋楼,每栋楼都配备了一名保洁人员。


      小区保洁人员几乎都是本村村民,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根本不愿干这个活。孟先生说:“我们这儿地处城乡结合部,没法和市区比,市区一名保洁员一月工资至少1000多元,而这里的保洁员一月工资才400多元。一般情况,他们就每天早上打扫主要路面,扫得也不够彻底。”


      孟先生称,他们只能自己筹钱,自建垃圾中转站、给保洁员发工资、购买硬件设施等。“就整个匡山村来说,有40多人清扫小区主要街道,他们一年工资算上福利在30万左右,而每年垃圾清运这块得花10万左右,其中包括两三名清运人员工资、清运设备费用等,再算上设备维修维护费等,一年下来得花60多万。”另外,一些居民不同意在院内设垃圾桶,认为味儿太大。


      下周将派人集中整治


      孟先生表示,小区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居民大都是之前匡山村村民,转变观念较为困难。“之前的确有居民反映过楼后垃圾带问题,从2008年至今,我们集中整治过四五次,但整治完没多久就又全是垃圾了。”


      孟先生同时表示,今后会加强管理。首先,将于下周对小区楼后的垃圾带以及17号楼周边的垃圾进行集中整治,将小区各院的垃圾箱配齐,在居民楼附近街道增设垃圾箱。其次,着手提升保洁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加惩处措施,提高检查次数,至少保证一月3次至4次,同时考虑适当增加保洁员工资,并报村两委会批准。
    荷香村小区


      【现场探访】


      摊位占了道 垃圾水上漂


      街道:摊位占去一半,垃圾随处见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北园大街附近的荷香村小区。与周围的电器广场等高楼相比,这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破旧的老楼、坑洼的路面、随处可见的垃圾……小区门口一摊贩说:“这里虽说在市区,但整体环境却像一个‘城中村’。”


      一进小区,约七八米宽的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小摊,一个接一个,占去了街道的一半,街面上散落着碎纸片、烟头等。上午11点30分以后,街上渐渐热闹起来,一经营面摊的老板告诉记者,一到吃饭的点,小区街上满满的全是人,很多都是附近工作的员工。


      一会儿工夫,街道两旁就变了个样:果皮、烂菜叶、塑料袋随处可见,还有小摊贩将污水直接泼在路面上。街上的居民张女士介绍,街道两旁居民楼的院门正好朝着小吃街,“每次一刮风,很多街面上的垃圾都被刮进了院里。”


      楼前楼后:自建小屋,杂物乱堆乱放


      记者走遍了整个小区看到,小区有30几栋楼,大部分楼已建了一二十年。


      记者发现11号楼前后建着大大小小30多个小屋,每个屋子都上了锁,有的还安装了防盗门。11号楼的宋女士说,因整栋楼没有配套的仓储室,居民只能自建小屋放东西。


      而在其他楼前楼后,记者看到了不少乱堆乱放的现象。23号楼一单元东头,满满的全是杂物,木门、木条、木架子、废纸箱、窗纱等混杂在一起,把仓储室门口的路占了大半。4号楼3单元楼道口则胡乱堆着一根根木条、蛇皮带、木板、破框等。该楼的李先生表示,小区常可以看到乱堆乱放现象,而且多是易燃物,这样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之前就曾因这种问题发生过火灾。“相关部门也多次整治过乱堆乱放,但没过多久就会再次恢复成老样子。”
    垃圾箱:大的清理少,小的被推倒


      记者随后来到小区19号楼,楼东边有一长6米、宽3米、高2米的大垃圾箱,箱东西两侧开了4个窗口,箱顶开了6个窗口,居民大多站在离箱1米多远的地方,将垃圾从侧面小窗口扔进,一不注意就会掉些垃圾在外边,垃圾箱周围生活垃圾不少,味儿也很刺鼻。


      28号楼的孙女士说:“差不多整个小区的垃圾都往这个大箱里倒。一般一两天清一次,清理频次能多一点就好了。”22号楼的范先生说,小区曾设置过一些四轮小垃圾箱,摆在居民楼附近,后来,有的小垃圾箱找不到了、有的被人推倒了、有些现在就堆在大垃圾箱东边。居民王女士说:“小区保洁员屈指可数,每天只扫主街道,院内几乎不扫,卫生能好吗?”但采访中也有居民认为,现在他们不交卫生费,能管成这样就算不错了,尤其对于收入比较低的人来说。


      【部门说法】


      今后将由物业统一管理


      记者致电荷香村社区居委会,一王姓负责人表示,现在小区卫生管理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下一步将由物业统一管理。


      采访中,不少居民表示挺羡慕小区5栋新建楼,即30至34号楼,独立成院,每个院儿都摆着一个小垃圾桶,干净整洁,楼前也看不到乱搭乱建。33号楼的魏女士说,这几栋楼有专人管,一月交几十元的卫生费,天天有人来院里打扫卫生。23号楼的苏先生表示,只要能把小区卫生提上去,适当交些钱也行,就怕收钱后不干事,管理跟不上。


      对此,王先生表示,目前小区物业管理办公室已建好了,具体怎么管,将开会具体研究。另外,他们正在考虑配备一辆垃圾清运车,增加垃圾清运的频次。


        【专家观点】


      城乡结合部小区问题的根源在体制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梁府小区、匡山新村等小区,发现这些有着城乡结合部背景的小区或多或少都存在垃圾多、乱搭乱建等较为普遍的问题。


      一是居委会或村委会一般为“自筹自治”,即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筹钱交垃圾清运费、给保洁员发工资、购买环卫设施等。一些居委会反映,由于资金不足,保洁员工资通常较低,连市区保洁人员工资的一半都达不到,因而造成保洁员数量少、工作时间短,保洁质量不高等问题。他们表示,目前建一个环保型的垃圾中转站大概得花100多万,不少居委会根本建不起。


      二是小区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比如有的是居委会管,有的是物业公司管,有的是单位自管,这加大了管理本身的难度。


      此外人员混杂,居民素质有高有低,许多旧有的习惯难以转变。


      记者就此采访了济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葛金田。葛金田表示,城乡结合部卫生问题归结到一点还是城市管理体制问题。目前,大多数城乡结合部都得自筹经费,常会碰到人力不足、经费不足、硬件设施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市区有相对比较完善的配套设施,而在城乡结合部,绿化、供水、供暖、供气等配套设施不齐全,很容易导致卫生脏乱差、管理难等问题。他认为,一方面,有条件的地方应实行集中化统一管理,统一发放工资、统一聘用保洁人员、统一收费征收、统一考核标准等。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这些地方的财政投入,逐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也有学者认为,目前很多城乡结合部并不能直接套用城市管理的那套模式。就卫生管理而言,派保洁员、收卫生费这种做法或许并不适合城乡结合部的实际情况,那里很多人对收费很敏感,并不愿意交钱。另外,相关支持政策的缺失也是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这些地区进行扶持,相关工作人员也应加强卫生监管,提升管理水平。其次,卫生工作不要流于形式,可以考虑用劳动代替收取费用的做法,将居民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积极参与小区管理,从而降低居民的卫生费用。再次,可以通过调研,制定出一套适用于城乡结合部的卫生管理模式,由一些地方带头试点,之后大力推广。


     


     


        媒体链接:济南城乡结合部小区脏乱差 人在新房中房被垃圾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