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90后,他们是省城高校大二的学生,他们还是享誉校园的“小老板”,他们就是济南大学的四名学生。怀揣着创业梦想,四名学生走到一起,在校园里开了一家爆米花店,短短三四个月,小小的爆米花店已经让他们尝到了创业的甜头,每天平均营业额一千多元。
从中学起一直就有一股创业冲动
走在济南大学的紫荆路上,一定会有一阵诱人的香味儿袭向过往的同学们,循香而去,人流在这条小路上被一个“拐点”分成两路,这个“拐点”正是位于学生公寓三号楼对面的一家爆米花店。这家爆米花店的老板,是该校四名大二的学生,来自土木建筑学院的许黔、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的姚阳、王洪林、邹成。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济南大学西南门附近的这家爆米花店,看到店外买爆米花的同学排起了队,店内五颜六色、各种口味的爆米花,让人眼花缭乱。
许黔和姚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四人中,除了王洪林是济南人,其余三人均为贵州人,他们都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一般。姚阳介绍说,四个人能走到一起,是因为他们心中一直有一股创业的冲动。
姚阳说,上中学时自己就有创业的想法,但由于时间和资金不允许,他只能把想法记在本子上。上了大学后,有了时间,创业的冲动更加强烈,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项目。
从爆米花的爱情故事中嗅得商机
缘何四个人选中了开爆米花店?姚阳说,商机源于选修课上他听到的一个关于爆米花的爱情故事。
大二上学期的一节选修课上,老师讲了一个爱情故事,情节大概是济南有一家特别好吃的爆米花店,为了给心仪的女生买到一份爆米花,男主人公骑着自行车几乎转遍了整个泉城才找到这家店。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课后,通过多方打听,姚阳得知这家爆米花店位于天桥区。于是他决定骑上自行车去寻找。“找到后,心里挺激动的,觉得很有可行性。”姚阳说,因为偌大的校园没有一家爆米花店,他不仅嗅到了爆米花的香味,更嗅到了商机。
回到学校后,姚阳将想法告诉了许黔、王洪林和邹成,四人一拍即合。在王洪林家长的资助下,他们在学校教职工一楼租下了一个店面,小店东面挨着教学区,西面邻着生活区。姚阳和许黔负责去爆米花店学习制作技术,王洪林和邹成负责店铺的前期打理。
没有课或周末时,姚阳和许黔就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去爆米花店学习,早晨一早走,晚上很晚才回学校。普通人一个月才能学会的制作技术,他俩用了半个月就全部学会了。
2011年11月21日,“老杨爆米花济大店”正式开始营业。“第一个月,每天营业额都一两千元,最多一天卖出七八百桶,营业额2000多元。”许黔说。
毕业后仍将坚持走创业之路
开业四个月,除去寒假外,正常营业时间才两个多月,但四个人的爆米花店在济南大学已经小有名气,他们也成了享誉校园的“小老板”。每天慕名而来的同学络绎不绝,甚至还有其他高校的同学前来取经。“传统的爆米花往往口味单调,而我们制作的爆米花有八十多种不同的味道。”许黔说。
记者看到,爆米花店外,张贴着几张醒目的广告单,上面写着不同种类的爆米花:奶油系列、巧克力系列、水果系列等等。“每天推出七种口味的爆米花,其中四种口味是每日必备的,另外三种每天都不一样。”许黔说。
对于目前的创业状态,四个人的回答很一致,“挺着迷的。”尽管如此,他们依然把学习放在第一位。根据四个人的上课时间,他们排定了值班表,谁没有课,谁就到爆米花店里上班,保证小店每天都是开着的。
姚阳告诉记者,他们并不满足目前的成绩,正准备跟校外的KTV、电影院、网吧等场所谈合作。
采访最后,许黔和姚阳告诉记者,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不论是否还继续经营爆米花店,但他们会继续坚持走创业之路。
媒体链接:五彩爆米花 迸出创业路 四名90后大二学生校园创业当上小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