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之声

媒体之声

    农村大众:农村大学生热衷户口留“农门”

    日期:2011-10-21来源:农村大众 浏览量:

        9月21日,距离高校开学已近一个月时间。笔者在济南大学调查采访时了解到,该校前来办理户籍迁移手续的大一新生很少。该校一工作人员告诉笔者,自2008年山东省大中专院校录取本省新生不再办理户籍迁移手续政策出台之后,该校大一新生入学要求转户口的人数从几千人一下锐减至百十人。
      
        “我老家是江苏的,毕业之后应该不会留在济南,到时候户口还得转回去,麻烦。再说迁出容易迁回难啊。”济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一新生李朝阳说。“我们班里有七八个外省的,都没有转户口,不划算。我是农业户口,转到学校就成了非农业户口,在村里的一些福利没有办法享受了。”来自湖南新宁县上丰村的大一新生魏青告诉笔者。“我本身就是山东人,更没必要把户口迁入学校,再说如果四年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还可以回乡务农,家里的土地还可以保留着。”来自新泰市羊流镇旧关村的刘亮说。
      
        一上午笔者随机采访了济南大学六个分院的三十余名同学,其中80%的同学都表示不会转户口。笔者了解到,很多大一新生不愿意迁户口的原因是考虑农村户口背后暗藏一些征地补贴、村办企业分红等福利。尤其是在山东、浙江等经济发达的农村,优惠政策更多更便利。
      
        济南大学历史学专业的大四学生董浩洋说:“大城市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毕业之后想回家乡发展、创业。如果户口迁出的话,就少了这一退路。现在农村经济发展很快,很多乡镇企业蓬勃崛起。”这位朴实的临沂小伙子说他毕业后想贷款,从事苗圃培养。
       
        济南大学户籍科工作人员李军老师说,2008年之前,每年大一新生转户口的学生数量都在几千人,而2009届新生转户口的学生只有200余人,2010届新生入学,转户口的有95人,“今年招了7700多名新生,截至目前仅20余人转了户口。”李军说。
      
        李军老师还认为,如今的农村户口已不是“贫困”的代名词了,成了名副其实的“香饽饽”。他说,从农村学子争着“跳农门”到不愿迁户口,映射出近年来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制度的日益完善,也昭示着通过考大学来改变自己身份的时代已经悄然而去。(本报实习生 刘猛)



    媒体链接:农村大学生热衷户口留“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