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记者到济南市政府市民服务热线办公室采访,正遇上济南边防检查站来联系合作业务,站长张韶华说:“我们2007年开通了边检热线,但感到受众面小了些。为了更好地为市民服务,我们要借助济南市民服务热线,加入这个大平台。”
刚送走边检站的,又迎来送锦旗的。历下区芙蓉街的居民来表达感谢,锦旗上写着:“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芙蓉街在济南的老城区,公厕的化粪池堵塞,影响使用,大为不便。老居民王伯成说,打了“12345”热线,多个部门,尽快解决了。
“12345”在济南大为有用,
“12345”在济南大受欢迎,
“12345,服务找政府”,在济南家喻户晓。
济南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自2008年9月26日开通以来,至2011年9月26日,3周年时间,热线共受理市民来电、来信、短信3059085个,其中接听电话2996431个,市长信箱35350件,短信27304条。此外呼出电话1601818个,拨打回访电话372946个,更新热线系统知识库12000余条、600余万字。尤其是进入2011年后,日均受理量突破4000件,高峰时达到2万余件,上半年受理量同比增长62%,较前年增长119%,办结率97%、回复率100%、群众满意98%,充分发挥了“民生直通车、发展助推器、行风监测仪、决策信息源、形象代言人”五大作用,先后获得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山东省青年文明号等多项荣誉,得到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一致认可。接待外地市参观、考察活动88次,860余人。澳大利亚、韩国、印尼等外国友人参观团12个,100余人。
济南的探索,大受赞誉,被称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济南模式”。
济南的热线之所以管用,重要的一点就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焉荣竹在视察热线时强调,60个坐席的受理员就是60个“书记”、“市长”,是代表市委、市政府转办群众诉求。
济南市长张建国说,12345让市长的眼睛看得更远,耳朵听得更真,助手也更多,落实更有力了,要把12345建成群众联系党委、政府“最重要、最畅通、最便捷、最信任”的渠道。
一
济南早在1988年就开通了市长公开电话。各有关部门也先后开通了服务热线。市长公开电话和数十部门热线并存,热线多而乱,各部门热线独立运行,造成了政府资源浪费。从实际效果上看,群众“记不住、难打通、办事慢”。而且面对当前“人人有电话、家家能上网”的信息化新形势,政府需要利用电话这样一个现代化手段,搭建一个市民服务、社会管理、民主决策以及部门履行职责的统一平台。这就是建设一个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电话政府。于是,济南按照“一话受理、多方联动、方便市民、服务决策”的思路,整合了工商、市政、环保等38条热线,开通12345热线。济南市政府秘书长许强说,“市长电话”改为“市民热线”,几字之差,体现的是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是官本位到民本位的转变。
一流的技术平台和过硬的人员队伍是热线工作的基石。济南深化政企合作关系。与联通公司多次研究商谈,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第三方认定的原则确立合作关系,改进合同细节,进一步完善政企合作模式。以合同约束合作双方行为,保证联通公司在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和平台的开发力度,目前热线配备了世界领先水平的硬件设备,设人工座席60个、工作人员近200名,确保电话畅通率和受理工作质量。济南在实现电话、短信、网络三位一体24小时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短信平台开发力度。增加短信告知、回访、回复等功能,逐步实现与群众短信互动、重要和紧急信息发布以及对承办单位的催办、督办等,切实发挥短信平台的功能优势。对原有办公系统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将新系统分为转办、回访、建议、应急、预警、监控等15个板块,形成集多种沟通方式、快捷受理方式、有效预警监控方式、先进平台建设方式于一身的现代化、智能化网络平台。
记者走进12345服务热线受理大厅,一位位充满朝气的受理员,正在忙碌地接着一个又一个电话。
记者采访了受理班长郝优鑫。这个毕业于济南大学的女孩,快言快语,从事热线工作已经3年。
她微笑着说:“一切从零开始。以前只知道质监局,还是因为家长在那工作。现在,各职能部门,有关法规,等等,张嘴就来,很熟了。”
每人每天接80到100个电话,工作很辛苦。
“非常累,不停地说话,不停地沟通,确实不容易。”郝优鑫说,“但百姓的问题解决了,打电话感谢,夸我们态度好、工作好,我们就很幸福,很有成就感!”
记者看到她的受理台面上有个小镜子,就想到女孩子爱美。她解释说:“这镜子不是照着来打扮的。我们接听那么多电话,容易听觉疲劳。为一直保持微笑接听,每个受理台面上都有个小镜子,受理员用镜子照见表情,调整情绪。”
这里的工作细致入微。郝优鑫说:“许强秘书长经常强调‘服务群众从一点一滴做起,方便市民从每时每刻做起’,我们要不懈努力,细微之处见精神。”
“让市民聆听你的微笑”,这个口号多么美好而响亮。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口号成为现实。为让来电群众始终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他们开展“微笑接听”服务,用温情而不失庄重的声音、文明而亲切的话语接听每一个来电。尤其是接听焦急的求助电话、气愤的质问电话,乃至牢骚怪话,他们更注重微笑接听,运用不同语言方式进行情绪抚慰。梅花飘香苦寒来,微笑服务真诚来。
他们每月组织受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邀请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讲授专业知识。每周对受理人员的受理情况进行现场点评。与部门和县、区开展人员交流,通过现场学习提高专业问题的处置能力。组织受理人员开展“我心中的12345”征文、演讲比赛,举办“风采杯”知识竞赛,寓教于乐、以赛代训,通过活动锻炼工作人员表达能力,树立微笑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水平。
12345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群体,是蓬勃着热情的队伍。
听听年轻人动人的声音吧——
刘晓涵:“我心中的12345如同一支玫瑰。它色泽鲜亮,芳香诱人。予人玫瑰,更会手有余香。赠出的玫瑰,热情而高贵;留下的余香,浓郁而温馨。给予的越多,拥有的余香也就越浓,芳香四溢,漫延开来,整个社会将会一片芬芳。”
宋丽玲:“哆(1)~来(2)~咪(3)~发(4)~唆(5)~……如果把热线比作一首歌,那这条12345的热线,定然会是一曲经典歌曲,浅唱轻吟着那一句早已是令人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您好!市民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腾曦:“在培训班上,培训师就为我们讲解“三心”工作法。一是要“细心”,二是要“耐心”,三是要有“爱心”。我在其中学习的
不仅是服务的意识更是做人的道理。”
钟茜:“12345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有众多兄弟姐妹,年龄差距不大,和睦友善相处,一起的忙碌,一起的幸福。在这里,我们学会了成长,在这里,忘却了年少轻狂,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心中多了一份坚强。”
……
这里催人向善,这里引人上进,这里令人感动!
媒体链接:执政为民一线牵——济南市社会管理创新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