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 张莹 张秀丽 记者 孙镇镇
“我们家的自行车已经丢了三辆了,因为没有储藏室,我只能把车子锁在楼道里或者楼下,有时候我上楼还没十分钟,再下楼车子就没了!要是小区有个车棚就好了。”家住甸柳小区的居民杨先生谈起自己的自行车是阵阵心痛。
在交通拥堵的今天,便捷、方便的交通工具——— 自行车是很多人的选择。但方便的同时,也让住在楼宇中的市民们为给自行车找个“容身之地”发愁。
怕被盗天天扛车爬6楼
小李是在解放桥附近上班,他家住在市中区永新里5号楼,由于家离公司骑车只要20多分钟,比搭乘公交车要方便、省事。因此,本来就喜欢骑车的小李近日花了700多元,购买了一辆轻便、时尚的自行车。不过,面对自行车被盗猖獗的形势,小李每天下班回家,都会把自行车扛到6楼的家里。
小李告诉记者,家里地方本来就不大,放着一辆自行车就更小了,家里人来回走动都要侧身走,他把自行车放在楼道拐弯处几次,但因为对门住着老人,过道上没有灯,有一天晚上对门老人抹黑回家,碰上停在拐弯处的自行车上,差点出大事,之后再也不敢把自行车放在过道里了。
记者采访了解到,像这类没有自行车棚的开放式社区,居民的车子或是停在小区外面,或是搬进屋内,由于没有监控设备,如果被盗,业主也就只能自认倒霉。
私人车棚受欢迎
“下班了,把车停到车棚里面去吧。”十亩园小区的一个自行车车棚里,自行车管理人员和居民打招呼。
记者了解到,这位自行车管理人员是车棚的主人,他告诉记者,因为小区没有物业,又是开放式小区,车辆被盗事件频繁发生,于是他自己出资建了一个自行车棚。现在小区三分之二的自行车都在他的车棚停放。该管理人员还告诉记者,针对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的收费分别为10元/月、20元/月、30元/月,每一辆车子都配有一个单独的标记牌,业主领车的时候需要出示该牌,这样就避免了车辆冒领情况的发生。“没有车棚的时候,我们很不方便,自行车放在外面怕被偷,放在家里还要扛着爬楼,现在好了,交点看管费就放心地停了。”住在十亩园小区的李女士说。
记者还了解到,开放式的泺源回民小区在居委会的建议下,设有能容纳200余辆自行车的大车棚,由物业代理对相关的车辆按季度收费,定时对车辆摆放进行整理,这一做法很受市民欢迎。
【专家解惑】业主、物业、居委会应及时沟通
济南大学法学院主讲行政法的李蕊教授表示,根据《济南市物业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新建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单位和原有住宅小区的管理单位在进行物业管理权移交时,应当按小区总建筑面积0.2%的比例向业主委员会提供配套的物业管理用房和配套建设的停车场(库)、自行车棚等物业管理服务设施。
对于没有自行车棚或者车棚管理不善的社区,李蕊建议业主应该及时向居委会或物业管理部门反映情况,并商议合理的措施。对自行车棚管理的隶属职责、存在形式、价格标准、服务规范、服务内容、服务责任、服务时间等方面都应有统一的规定。
《济南时报》2011年6月30日第A16版
媒体链接:我的自行车停哪里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