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一些市民的消费观念也悄然发生改变,买东西不再青睐卖相好的,一些“歪瓜裂枣”或流露着自然本色的原生态食品反而受欢迎。
小个头瓜果更好卖
昨天,在沃尔玛附近的一家菜市场,摊主李女士面前摆放的4盆草莓,价格一样,个头偏小的一盆却最先卖完。她说,以前草莓都是个头大的卖得贵。今年,尤其是最近半个多月,大个头的草莓越来越不受市民待见,不少市民怀疑大个头的草莓使用了膨大剂或激素催熟。
不仅大个的草莓受嫌弃,苹果、西瓜、香瓜等水果也是如此。昨天,唐王来济南卖西瓜、香瓜的杨女士说,最近顾客挑选香瓜时,更喜欢选中等大小的,而且一些长歪的瓜还有顾客抢着要,他们认为卖相不好的水果才是天然生长,是没有使用农药化肥的表现。
加工食品回归本色
如果市民留意,会发现一些加工食品改换了原有的招牌,像面包、咸菜、馒头等,纷纷加上了“老面”、“手工”、“自制”等定语。这些食品的卖相也不如过去的好,纷纷回归到多年前人们记忆中的本来面目。
在生产路附近一家卖鸭脖的小摊上,过去的鸭脖颜色泛红,最近几天鸭脖的颜色却是黄灰色,跟自己家里做出来的颜色差不多。店主向顾客解释说:“以前供货商在做鸭脖时用了上色剂,现在老百姓都知道颜色太鲜亮的食品多是添加了其他成分,供货商干脆不用了。”
近段时间,玉函路川香家常菜餐馆推出的以大蒜为原料的鱼头,很受食客的欢迎。店老板王先生说,他们是针对近期人们喜欢天然无添加食品的潮流而做的改变。
本色食品未必更安全
对于市民购买食品回归本色的做法,济南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专业教授张炳文说,针对一些使用了添加剂成分食品卖相好、颜色鲜亮的情况,有些市民为了免受其害,干脆反其道行之,这种貌似安全的做法其实不一定安全。有些食品添加了一些不应有的东西,像面粉中的增白剂,取消对人更安全。但有些食品却不是这样,就像以前一些市民专门买带虫眼的蔬菜,认为这样的蔬菜没有打农药,实际上蔬菜生了虫子,打农药的几率会更高。歪瓜裂枣也不一定代表天然,有些激素使用过量或不当,也会造成蔬果畸形。记者 廖亮
媒体链接: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济南卖相不好食品反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