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济南大学美育实践专场——“忆往昔”音乐学院舞蹈系2021级毕业晚会在济南大学礼堂成功举办。学校党委副书记、美育学部主任商华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领导、舞蹈系毕业生家长和来自全校各院系的近千名师生共同观看了演出。
整场晚会分为“课堂篇:峥嵘岁月”“ 剧目篇:还看今朝”和“尾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三个篇章,共十七个不同舞种、不同风格的作品,全部由舞蹈系2021级的38位毕业生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精彩呈现。当晚的大礼堂座无虚席,舞台上美轮美奂精彩频现,现场高潮迭起气氛热烈,演出结束观众们恋恋不舍意犹未尽。音乐学院舞蹈系的师生们用过硬的专业能力和优秀的艺术素养,为济南大学的美育画卷增添了极具个性与魅力的一抹亮色。


“课堂篇:峥嵘岁月”是对同学们大学四年各项专业基本功学习训练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现代舞凭借动作形式的创新突破与多元风格的深度融合,彰显出极具先锋性的艺术气质;古典舞以细腻的肢体语言、优雅的舞姿形态,诠释着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剑舞则以雕塑般的静穆之美与“形止神驰”的深邃韵味,尽显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蒙古族萨吾尔登、藏族牧区组合、傣族舞曲以及维吾尔族舞蹈赛乃姆等则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中国民间舞的独特风情,更通过舞蹈的语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撒播在大学生们心中。


“剧目篇:还看今朝”将九个集艺术性、故事性、思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完整舞蹈剧目作品依次呈现在舞台上。《晨曦中的玫瑰》以轻柔优雅的舞姿,生动展现玫瑰在清晨阳光下绽放的美丽、纯洁与高贵;《十月记》以十月革命为背景,再现革命义士浴血守护孙中山的英勇故事;《海拔6000米》以藏族文化为基调,十位舞者化身守护藏羚羊的勇士,深刻诠释人与自然的紧密关系;《海上民谣》以海峡情思为纽带,以闽南文化为底色,唤起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新生》中男孔雀形象的舞者通过颤抖的肢体语言,诉说生命的轮回与坚韧;《月出佼人》将古典诗词转化为舞蹈语言,展现月光下的古典美学与诗意情怀;《寻影山间 古韵翩跹》《云烟水渡山谣引》两个组舞作品中,敦煌双人舞《佛窟掠影》以云冈石窟佛像造像为创作背景,展现北魏造像的神秘庄严;《回家的路并不遥远》融合藏族民间舞与现代舞元素,讲述文化认同与心灵归属的动人故事;《越女凌风》《且看行云》《雨后》《大青树下》《热巴顾》等也展现了同学们对舞蹈艺术的深度探索,是他们用舞姿书写的青春答卷。原创剧目《足迹》压轴登台,以极具力量感和信念感的舞台表现,诠释追梦者在困境中不屈前行的历程,融入《红高粱》等文学意象,展现齐鲁文化中的生命张力。
“尾声: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是晚会的尾声,师长们送上深情祝福与细心叮嘱,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四年来同学们一起求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怀揣着对舞蹈艺术的无限热爱与憧憬,从五湖四海相聚于甲子湖畔,相聚在这方春有樱花夏有梧桐的音乐小院,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养分,在舞蹈课堂上刻苦钻研,用勤奋与汗水浇灌梦想,书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属于大学时代的最后一次舞台完美谢幕,毕业不是终点,而是崭新的起点。小满夏未央,来日更方长。愿济南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2021级毕业生们带着母校的祝福与期许、同窗的深厚情谊,勇敢奔赴人生新征程,在各自的领域扬帆起航,书写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篇章。音乐学院也将继续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为学校美育事业蓬勃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撰稿:音乐学院 摄像:刘伟 摄影:张伟 编辑:刘孟頔 编审: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