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纵横

新闻纵横

    在新征程上唱响青春之歌,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济南大学2022级新生入学教育如约“启航”

    日期:2022-12-09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武装部 浏览量: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为教育引导新生尽早认知大学、尽快适应大学、尽力融入大学,9月-12月,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两个比例、实现两个更多”的学生工作理念,组织开展2022级新生入学教育,帮助新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以高昂的精气神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的入学教育更加关注学生最核心的现实诉求、更加关怀学生最在乎的实际问题、更加关心学生最纠结的思想困惑,以“高中-家庭-大学”互联互通、互促互进家校育人共同体为支撑,聚焦新生入校前、入校时、入校后三个时间阶段,线上线下齐发力,通过课程化聚焦融入“思政力”、信息化集成打造“一站式”、一体化联动增添“获得感”、多元化融通激发“使命感”、立体化协同集聚“新动能”,让教育有“知”又有“味”,让管理有“序”又有“理”,让服务有“新”又有“心”,让军训有“律”又有“品”,让教育有“颜”又有“料”,教育引导新生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用奋斗的豪情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课程化聚焦融入“思政力”,让教育有“知”又有“味”

    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的判断力、凝聚力、向心力融入入学教育,加强和提升教育课程的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实现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同心并力。

    一是在前置部分,依托易班平台优课频道开辟新生入学教育专题栏目,上传大学生思政讲师团宣讲和辅导员青春对话视频30余个,内容涉及党的辉煌历程、伟大成就、革命传统、榜样故事和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责任担当等方面,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学习、持续学习。

    二是深化“4210+”新生入学教育课程体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专业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围绕“四个讲清楚”开展“入学第一课”专题活动;专家教授、知名学者、行业翘楚和辅导员组成的入学教育讲师团,围绕理想信念、爱校荣校、生涯规划、安全教育等10个基础模块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1个扩展模块讲授专题课近40场次。

    三是在延展部分,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立足学生成长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学科优势和专业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课程学习、活动参与、实践体验、网络互动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采取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突出思想引领的针对性,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凝聚青春正能量。

    信息化集成打造“一站式”,让管理有“序”又有“理”

    主动尝试、积极探索从标准化管理向信息化集成转变,通过平台共建共享、数据互联互通打造“一站式”管理聚落,加强和提升管理手段的效度、信度,实现时效性和规范性的同声相应。

    一是逐步完善学校迎新系统,根据学生需求不断更新模块,设置 “新生必读”、“下载专区”等栏目,上传学生需要的入学材料,方便学生自行学习、下载、打印使用;系统内发布新生入校报到流程、接送站、联系人等服务信息,学院在系统中更新学院简介、维护辅导员信息,辅导员在系统中进行新生班级和宿舍的分配,同时多方协同联动实现了绿色通道、卧具统计、军训服统计的网上办理。

    二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坚持学生来校前健康状况和活动轨迹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通过智慧济大健康管理系统提前14天填报体温;严格执行日常健康情况监测,学生每日在智慧济大健康管理系统填报体温,辅导员每日维护更新山东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平台,学利用济南市核酸检测系统摸底速查工具,提醒和督促每一位学生按时按规做好核酸检测。

    三是持续推进智慧公寓建设,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契机,优化资源集成和要素配置,在公寓楼入口处设置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加装智能体温测量仪器,开发上线学生公寓管理系统,对采集到的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最大程度实现了晚归寝学生的提醒和未归寝学生的反馈,方便辅导员、班主任有针对性开展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一体化联动增添“获得感”,让服务有“新”又有“心”

    立足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根据学生“需求端”新变化,强化学校“供给端”新支撑,通过“供”和“求”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的双向发力、双轮驱动,加强和提升服务渠道的精准度、粘合度、亲和度、满意度,实现创新性和贴近性的同气相感。

    一是在前置教育中,学工部(处)相关科室、中心结合工作实际,从新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录制教育视频6个,内容涵盖大学生参军入伍政策解读、大学生资助政策解读、学校校园疫情防控管理要求讲解、学生公寓管理规定讲解、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生涯发展规划指导等,并设置测试试题,新生通过“视频观看+试题回答”的方式,对与大学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面向全体新生,布置“三个一”生涯发展规划作业,即“访谈一个生涯人物”“探索一个职业信息”“撰写一封致未来的一封信”,引导新生探索职业世界、树立职业理想;发布《新生生涯适应30条》,发放《你好,新生涯——济南大学生涯发展自助手册》和“生涯书签”,举办以《基于生涯视角的大学生学业规划与生涯发展》为主题的生涯讲座,开展针对师范生的“做老师好,做好老师”入学“第一课”活动,帮助新生尽早规划学业和职业生涯;利用济南大学生涯教育一体化平台,开展新生生涯成熟度测评,摸清学生学业状态和发展状态底数。

    三是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通线上“绿色通道”,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认定的“无纸化”申请,设置线下“绿色通道”,实现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一站式”办理;组织开展“才良助学金”评选工作,4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到资助,新生报到现场,校长刘宗明为12名“才良助学金”受助学生代表颁发助学金,鼓励同学不畏艰难、立志成才。

    多元化融通激发“使命感”,让军训有“律”又有“品”

    以军训锻炼人、培养人、造就人的目的为指引,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军训的综合育人功能,让自律自强的信念、参军报国的理想生根发芽,加强和提升军训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实现内涵性和外延性的同道相成。

    一是通过“训养”“训用”“训娱”“奖惩”四个结合,做到时间延续、内容延展、效果延伸,在往年队列基本动作、格斗基础训练、战术基础动作、战地基本救护等内容科目的基础上,新增轻武器射击、核生化防护、紧急集合、行军拉练等,让新生进一步了解国防军事器材、掌握国防军事技能。

    二是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分类分层考核机制,对每一名新生实行建档管理,将科目考核情况和日常出勤情况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必修课课程成绩,要求所有新生必须完成大纲规定的科目学习并参与考核,确保军训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

    三是对于确因特殊情况无法正常参与训练的新生,集中统一组织列训、观训等,同时组织开展国防教育主题征文,以考查成绩置换实操学分,实现国防军事教育的灵活性、多元化和全覆盖。

    立体化协同集聚“新动能”,让教育有“颜”又有“料”

    结合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各学院在推进新生入学教育规定动作“做到位”的同时,发挥优势和特长,凸显自选动作“做出彩”,加强和提升入学教育的适配度,实现学校主导和学院主体的同频共振。

    文学院举办路也教授诗歌交流会,数学科学学院打造“数学+”特色课程,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商学院将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外国语学院鼓励新生参加外语文化艺术节各项活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为新生进行生涯发展规划指导,化学化工学院邀请名师进行专业讲解,机械工程学院组织新生班级合影,土木建筑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分层次讲好“开学第一课”,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制定“一类一案”精准式教育方案,体育学院设立学生党员迎新服务岗,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音乐学院将专业特色融入教育环节,文化和旅游学院召开师生座谈会,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举办心理专业讲座,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政法学院开展科创宣讲,标准化产业学院开展“我想度过一个怎么样的大学”征集活动。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开启美好大学新生活的第一课,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打造“新生梦想启航工程”,聚焦学生对美好大学生活的向往,不断凝练内涵、创新路径、扩展外延,为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助力新生在新征程上唱响青春之歌,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撰稿:徐岩        编辑:赵华磊        编审:贾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