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搭建工作交流和素质提升平台,推动工作室人性化机制的进一步实施,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能力和育人水平,11月26日上午,学校举行辅导员工作室年终汇报交流,党委学生工作部(处)相关负责人、辅导员工作室主要成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刘芝主持。
会上,六位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详细汇报了一年来工作的开展情况,展示特色成果,总结成功经验,梳理问题不足,依据现实状况与实际要求合理制定未来工作计划。其中,少数民族学生辅导工作室负责人迪妮尕尔,通过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建立“五个一”工程,重点培育,靶向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室负责人王群提出要在思政“金课”建设上下功夫,扎实做到在教学目标上思想引领、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在教学方式上多样互动、在教学资源上丰富共享、在教学评价上实效管用、在师资建设上专业精研;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工作室负责人李素洁从理论学习、专业素养、团体辅导规范化和品牌化方面做了宏观把握和微观计划的介绍;学生资助工作室负责人屈昌雷提出,从加强工作凝练、铭记使命职责、深耕资助品牌方面夯实资助技能基础、创建资助良好氛围;生命教育工作室负责人朱红岩围绕“生命教育”这一主题,通过理论实践、课程群建设、生命文化建设,引领学生发展方向,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工作室负责人王显尊提出立足生涯教育全过程全链条,推进“生涯课程”到“课程生涯”和“生涯思政”建设,提升生涯教育能力和水平。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刘芝感谢工作室成员围绕学生成长开展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对工作室切实关心的问题分别给予回应。她建议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优化人才结构,抓住当下发展契机,开展高质量的工作学习与交流活动,切实提高辅导员工作高度与深度。刘芝副部(处)长对未来工作室建设提出五点建议:一是从名称入手,彰显工作特色。学习先进经验,契合国家发展战略,深化特色品牌建设;二是创新体系架构,抓住前沿机遇。在落实落细落小上下功夫,把创新意识贯彻到方方面面;三是丰富工作实践形式,加大调研力度。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四是深化理论研究,增强现实意义。研究把握学生成长特点和规律,增强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融合互动;五是拓展活动领域,契合现实需求。发挥辅导员带动辐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素养培训和普法教育力度。
辅导员工作室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以“带头人”为核心,培养新进辅导员,实现跨工作室、跨校交流研讨,提高团队综合能力,进一步推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学校将继续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现有六个辅导员工作室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以学生为本,关注两个比例、实现两个更多”的学生工作理念,构建引领学生发展方向、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新阵地,努力实现为学生创造求真知、创新路的学习生活环境。
撰稿:徐岩 摄影:刘晓璐 编辑:张伟 编审:贾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