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19日,在北京和济南两地召开了中国-丹麦合作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回灌研究”第一次会议。该项目由丹麦外交部资助,执行期三年,外方由丹麦地调局主持、中方由南方科技大学主持、济南大学和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参加。会议分别由南方科技大学郑焰教授、丹麦地调局Stison Simon博士、济南大学王维平教授、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郑凡东研究员主持并发言。丹麦住中国大使馆参赞Mads Terkelsen博士、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Dillon Peter教授, 丹麦地调局Aamand Jens教授、英国伯明翰大学Stefan教授,清华大学李淼教授,北京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李炳华博士等人参加会议发言。中国农业大学任理教授、中科院地理所宋献方教授、北京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孙英研究员以及参加项目单位的丹麦歌本哈根大学Koch Julian博士、济南大学曲士松教授、南方科技大学何鑫博士等。会议内容以可管理的含水层补给(MAR)为基础,从区域、监测场地和技术指南对华北平原利用多种水源补给含水层的水量和水质风险进行了探讨,会议完成了既定的目标。
9月19日,在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王维平教授及团队的带领下,对济南市玉符河及卧虎山水库等试验场地进行考察,随行的专家有Peter教授、Stison Simon博士、Aamand Jens教授和Koch Julian博士。王维平教授对试验场地进行了详细讲解,外方专家对场地有了整体的了解及认识。会议的举办和试验场地的圆满考察,标志着中丹合作“华北平原地下水回灌研究”项目好的开端。
撰稿:刘帅 编辑:张伟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