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香港岭南大学张雷教授、山东大学察应坤教授到访济南大学文学院

    日期:2025-05-27来源:文学院 浏览量:

    5月23日上午,香港岭南大学历史系教授、环境史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雷,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文史哲》编辑部编辑察应坤到访济南大学文学院,进行交流座谈。文学院历史学专业全体教师,以及文化和旅游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参加座谈。

    文学院历史学专业负责人孙竞致欢迎词,对张雷教授和察应坤教授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历史学专业的发展历史、师资规模、科研特色等内容。

    张雷教授对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分享了其对近代北京城市供水问题的研究。张雷教授指出,近代北京城市的供水问题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水源的发现,另一个是水源的运输。水源的发现主要通过凿井来解决,近代北京的凿井技术主要来自四川的盐井,但值得思考的是,这一技术的引入者却是日本人;水源的运输主要由来自山东的水夫负责,这些水夫组成了城市饮用水的供应网络。由此,凿井、运水以及围绕水资源的管理等问题构成了一个考察近代北京城市基层社会的绝佳视角。此外,张雷教授也探讨了清末近代译者的身份认同问题,指出近代中国的译者存在身份及贡献不被国人接受的历史困境。

    察应坤教授高度评价了张雷教授的发言,指出张雷教授以北京城内供水体系着手,以小见大,对于研究近现代中国文化主体性这一宏大命题具有启发性意义。察应坤教授还补充道,应当在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生产,这是当下史学界应当重视的问题。

    座谈会中,教师们积极发言交流,王丽亚、吴鲁锋等老师对张雷教授前述的中西译者的境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孙竞对座谈进行了总结,并对两位教授的分享表示诚挚感谢,并希望以后继续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


    撰稿:孙竞    编辑:赵华磊    编审: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