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6日,复旦大学金国新教授、南京大学燕红教授应邀来我校访问,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并作学术报告。李光红副校长为金国新教授和燕红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报告会由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陈国柱主持,化学化工学院部分师生听取了报告。
金国新教授以“Molecular Borromean and Solomon Rings based on Half-Sandwich Metal Fragments”为题,介绍了超分子配位组装的原理及半夹心过渡金属配合物单元的组装特点,详细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几年在配位组装合成Borromean和Solomon环状化合物及其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成果。燕红教授以“碳硼烷的功能化及性质”为题,介绍了碳硼烷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应用前景,重点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几年在碳硼烷硼氢键活化以及含碳硼烷有机及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发光性质及其应用方面的成果。两场学术报告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报告结束后,两位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并认真回答了大家提出的有关问题。
金国新,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99年),长江学者(2001年),复旦大学无机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兼任英国皇家化学会《Dalton Transactions》副主编、美国化学会《Organometallics》、《Coordination Chemistry Review》、《Journal of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无机化学学报》和《科学通报》等刊物的编委;英国皇家化学会Fellow等职。有机金属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九、十届和第十二、十三届化学评议组专家。主要从事有机金属配位化学、有机金属碳硼烷化学以及有机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已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研究论文330余篇,这些文章被他人引用7000多次;申请和获得中国发明专利50多项。2009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4年被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6年获德国洪堡研究奖。
燕红,南京大学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3年南京大学博士毕业,留校在南京大学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此后分别在瑞士及德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美国圣母大学做研究助理,2005年任美国Nanova Inc.化学家。2005年9月应聘为南京大学教授,2006年3月评为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主任、无机学科副主任、化学化工学院公共仪器平台主任及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带头人。2009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1年被聘为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筹)唐仲英特聘教授, 2012年入选南京大学高层次学科带头人(特聘教授)奖励计划。2012 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13年获江苏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15年当选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从事配位化学/有机化学、有机发光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50 余篇。2013-2015为美国化学会Organometallics 国际编委。
撰稿:聂永 摄影:张婧 编辑:张伟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