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下午,学校召开2015年秋季科技工作会议。程新校长,杜斌副校长,各理工科及相关学院的院长、分管科技工作的副院长及科研秘书,科技处全体人员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科技处刘宗明处长主持。
会上,杜斌副校长充分肯定了科技处为召开本次会议所做的准备工作,认为会议资料齐全,数据翔实,分析透彻,对学校的整体科技工作和每个学院的科技工作都进行了汇总分析。他对2015年前三个季度的科技工作做了梳理总结,要求各学院要充分认识科技工作对学校发展、学院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指出现在是完成本年度科技工作目标的冲刺阶段,各学院要全力以赴,努力完成年度任务指标。
随后,山东济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颜梅总经理、科技处崔焕勇副处长、王平副处长、王勇副处长、国防科研办公室刘振主任分别结合分管工作,围绕纵向科技、社会服务与成果转化、科技成果与奖励、产业平台、国防科研等总结分析了2015年前三个季度的科技工作。科技处刘宗明处长结合“十二五”科研规划、任期目标规划、2015年度工作目标对过去的科技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针对我校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提高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创新服务社会手段、加强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培育重大项目和标志性成果、做好“十三五”科技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对未来科技工作的思考和措施。
程新校长发表了讲话,他指出,近年来我校科技工作在国家级重大项目的立项、高级别科研奖励的培育、高水平论文的发表、专利的申请、科研平台与产业园区的建设等方面均有持续突破,很多科技指标跨入了省属高校的前列,我们为此感到自豪。程新校长指出,学校近年来科技工作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绩,是全校上下凝心聚力、努力拼搏的结果,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教师努力,追求学术逐渐形成良好风气;第二是科技处和各学院思路明确、方法创新、组织得力;第三是学校的政策为科技工作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发挥了杠杆作用。程新校长强调,未来我校科技工作如何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保持高速发展将会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自我加压,改革创新,要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科教兴国的战略中抓住机遇,快速发展。为此,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要科学谋划,创新发展,狠抓落实。程新校长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国防科研、科技奖励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提出了要求。
2015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校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科技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呈现出很多亮点。截至10月中旬,在科技立项方面,获得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经费2203万元,实现了我校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零的突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项;在省科技重大专项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项目、省重点研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属高校优秀青年人才联合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的立项中均名列省属高校前列。在科技成果方面,目前已经申请专利1209项,授权53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52项,远超往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12篇,一区论文58篇,较2014年有较大增长;2015年5月份,我校共有28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在2015年9月份的ESI学科全球排名统计中,我校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科技奖励方面,我校16项自然科学类成果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其中6项成果获得一等奖,居全省高校第一位,创历史新高;并有望在省级科技奖励方面实现突破。在期刊建设方面,我校《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粉体技术》再次双双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在创新平台和园区建设方面,依托我校建设的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升级为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列为省级筹建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南大学科技园和相关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在社会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科技服务县(区)总数达到199个(其中山东省94个),服务企业达到853家,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基础。
撰稿:李莉 摄影:张伟 编辑:刘怀柱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