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4天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这次旨在谋划未来五年中国发展之路的关键会议,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十三五”蓝图。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的目标和做出的部署,成为济南大学师生关注的焦点和热议的话题。
大家一致认为,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和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符合人民美好意愿,回应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丽图景渐行渐近,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全会公报精神,攻坚克难,统筹推进“四个全面”,立足自身岗位,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中再接再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全国模范教师、山东省氟化学化工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党代表张书香教授认为,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高等学校担负着国家重要的创新任务,我们作为战斗在高等教育战线的科研工作者,在这方面义不容辞,一定要学习好、贯彻好会议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紧紧围绕“创新”这个关键词,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价值的科研成果。
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等学校会计学首席专家王爱国教授对于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感触颇深。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王爱国教授认为这个目标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全会在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强调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这预示着,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国家将更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经济同环境、社会的和谐相处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朋忠表示,五中全会公报的内容非常接地气,主要表现为对民生的关注,对群众根本利益的关注。如报告提出在收入、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改革,并提出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以不断实现社会的公正,真正实现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这让我们对未来五年更加充满了期待。
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郑佳同学说,“我感到‘十三五’规划建议从本质上是为了让广大群众有一种获得感。随着规划纲要的正式出台和实施,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一定会不断提升,一定能够不断凝聚起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创新美好生活的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完成“十三五”各项目标需要13亿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应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创造力和积极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济南大学师生纷纷表示,公报中既有目标要求,又有路径指引,既有指导思想,又有具体措施,高屋建瓴,内容丰富,兼具理论性和操作性,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每一个济大人都要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认真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学校“十三五”规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为济南大学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燃薪助力,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撰稿:刘珂珂
编辑:张 伟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