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上午,应我校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邀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郭跃伟研究员在我校作了题为《蓝色海洋:蕴藏/产生未来新药的巨大宝藏》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前,陈月辉副校长会见了郭跃伟研究员,并为他颁发了济南大学客座教授聘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全体教师、研究生和2013级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黄加栋院长主持。
报告会上,郭跃伟研究员从全球基于海洋天然产物的药物研究现状出发,通过近期上市的多个重要海洋新药的实例,为大家展示了海洋药物的重要意义;他结合自己课题组近年来在海洋天然产物及其药物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尤其对中国红树林植物及中国南海软体动物的开创性研究,介绍了与海洋天然产物密切相关药物研发的广阔前景。报告会最后,郭跃伟研究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互动,耐心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郭跃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海洋药物。1993-2000年在意大利、日本留学。1997年获博士学位后,在意大利科学院生物活性分子化学所及日本北海道大学药学院从事3年博士后研究。2000年到目前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任课题组长、二级研究员、药物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中国海洋动、植物及药用植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和药理研究,已从数十种海洋动植物及中药中分离鉴定出了2500多种不同结构类型的天然产物,其中国际上首次发现的新化合物580多种,一些化合物发现有重要生物活性及潜在开发前景。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杰青、重点及面上)、国家海洋"863"项目7项、上海市项目8项;作为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群体、国家“973”、中科院重点、重大项目10多项。1999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目前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国家科技部海洋863项目、中科院、上海市项目以及中-意、中-匈国际合作等项目多项。已发表SCI收录论文240余篇,主要发表在国际有影响的杂志如《Chemical Reviews》、《Natural Product Reports》、《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Organic Letters》、《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和《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等。目前担任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及多家科学杂志的编委和审稿人。
撰稿:李 强
编辑:张 伟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