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增强新生入学教育效果,让学生从入学第一课开始就感受到以学生为本的济大文化和学在济大的学习氛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9月5日上午,学校举办了入学教育第一课观摩培训活动暨新生班主任培训班。校长程新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教务处负责人,2014级新生班主任、全体学生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副校长张硕秋主持会议。
培训活动中,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院长宋尚桂,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黄先涛,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于文,土木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峰,管理学院副院长柳兴国,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王焱,法学院副教授于晓丽,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办主任李荣光,校团委副书记刘晨亮等九位老师分别围绕大学是什么、为什么到大学来、来大学干什么和在大学应该怎么做等四个专题,结合实际,进行了讲授示范。
学工部部长贾海宁和教务处处长陈月辉分别对学生综合测评、荣誉体系和学分制的有关文件进行了解读。
培训中,程新校长作了讲话。他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多年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经验,深刻阐述了大学的根本使命和教育的重要性。程新校长指出,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要始终从历史使命和责任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着人的培养和教育而开展。教育过程中,教与学是分不开的,辅导员、老师的一堂课、一个举动,乃至一言一行,都可能让学生记一辈子,都可能对学生的成长乃至将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力、科技创新的热情、理想目标的确立和美好生活的追求。担任班主任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和幸福的事情,班主任老师肩负着育人的神圣使命和责任,要始终用使命和责任教诲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热爱学习、全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来讲,教育学生也是十分幸福的事情,教育的过程对于教师来讲,同样是受益者。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在想什么,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分享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快乐和幸福,同样会促进教师的教学和科学研究。
程新校长对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要认真研究把握两个规律。既要认真研究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也要重视研究学生成长发展规律,要认真研究,用心总结,用心研究青年人怎么成长,怎么学习,研究他们的成长轨迹、生涯教育、乃至心理等各个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只有把握这些规律,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第二,要明确主体责任,扎实推动工作。对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院的书记、院长是第一责任人,不论是学院的书记、院长、副书记、副院长,还是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都是学生培养和教育的主体,我们要齐心协力,共同谋划,切实承担起人才培养的使命和责任,用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推动工作。
最后,张硕秋副校长对培训作了简要总结。她说,各位老师精彩的讲授示范,对2014级新生入校后的教育内容方式做了认真的思考,梳理总结了他们多年来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了很好的示范。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关键是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认真思考,我们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通过什么样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才能使得学生从踏入校门的第一刻开始,就能赋予学生一个全新的理念和目标。希望我们进一步认真研究,共同努力,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使得学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涯,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和奋斗,真正成为一个掌握真实本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全面健康成长和发展的栋梁!
培训结束后,与会领导和班主任、辅导员老师普遍反映,今天的观摩培训活动举办得及时、有效,感觉受益匪浅,很受启发。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适应和角色转变;一定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对大学的茫然、对专业的陌生和自身发展目标模糊等问题;一定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志品质,自觉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长为服务祖国、社会和人民的有用之才。




撰稿:刘芝 摄像:车晓光、刘伟 摄影:张伟 编辑:彭亚宁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