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颁奖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颁奖大会并讲话。我校团委副书记刘晨亮,化学化工学院马超、张彦同学作为获奖单位代表参加了颁奖大会,领取第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及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的荣誉称号。
刘延东指出,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并倾力推动科教事业改革发展,十分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根据邓小平同志遗愿用他的全部稿费设立的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对于激励引导青少年追求科学理想、参与创新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刘延东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有生力量。她希望广大青少年胸怀远大理想,强化责任担当,让青春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竭诚奉献中焕发光彩,做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者;按照“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要求,认真学习科学知识,自觉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恪守尊重规律、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积极投身科学实践,勇攀科技高峰,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参与者。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科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科普工作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弘扬创新文化,为青少年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环境。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组织评选,至今已评选9届,共有900名大、中、小学生获奖。我校化学化工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张彦同学凭借突出的科研成绩喜获第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这是我校学生第三次获此殊荣。在今年年初首次评选的100支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中,由我校化学化工学院于京华教授、颜梅教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念强教授和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何文兴副教授指导的便携式光电生物传感器创新团队成功入选。
相关事迹材料:
第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张彦,我校化学化工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秉承着对科研的坚持执着以及挑战自我的乐趣,跟随导师于京华教授开展了“低成本、高通量生物传感器件的设计制作”的课题研究,刻苦学习,不懈奋斗,先后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济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等一系列荣誉,参与国家基金、省科技发展计划2项,并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济南大学研究生创新培育基金重点项目1项,围绕课题研究内容,以第一作者发表被SCI收录学术论文9篇(其中影响因子5.0以上3篇),执笔撰写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第一发明人1项,第二发明人3项)。
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便携式光电生物传感器创新团队,由我校化学化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的本科生组成,团队成立于2011年,当时是孵化自化学化工学院博士生导师于京华教授指导的化学传感器研究团队,团队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微流控纸芯片在疾病快速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3年来,该团队由4人的兴趣小组发展为涵盖4个专业、4个年级的15名本科生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化学化工学院于京华教授、颜梅教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李念强教授和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何文兴副教授的指导下,在领域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团队成员共计整理发表学术论文11篇,累计影响因子29.028;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累计影响因子13.817。首任队长李帅的作品《基于电池的电化学发光便携式传感器设计与制备》在2013年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和交叉创新全国三等奖。
编辑:张 伟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