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大要闻

济大要闻

    学校开展实验教学专项督导

    日期:2014-05-28来源:朱波 浏览量:

      为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工作,规范实验教学秩序,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学校于本学期第8至11教学周组织开展了实验教学专项督导,共组织8个督导组分赴各学院,通过抽查实验教学文件、巡视实验课教学秩序、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等方式,重点检查了普通本科教学计划内实验课程的实验条件、实验准备、实验大纲、实验教材、实验报告、实验课动态效果等教学情况。


      通过为期4周的专项督导,专项督导组认为,各学院围绕实验教学做了大量工作,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基本完备有序,取得了较好成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学院高度重视实验教学


      各学院十分重视实验教学,认识到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学院实验教学安排基本合理,实验设施较为完善,实验课老师认真负责,教学文件基本完备。


      法学院《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课程组负责人分别向督导组介绍了课内实验情况。实验主要在法学院模拟法庭和电子模拟实验室进行,并与历下区法院合作,将刑事审判庭开设在学校第二报告厅,学生不出校门就体验了整个司法过程;还和省高院、省检察院合作,请进来走出去,激活了整个教学过程,加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一条重要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学生们普遍认为实验很有吸引力,对学习有很大帮助,对模拟法庭的印象很深,收获较大。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对实验教学非常重视,组织编写实验教材,制作仿真实验,制定操作考核标准,合理设计学时。学生非常看重与理论相结合的先进实验,认为老师在教学上比较投入,对实验报告的批阅很认真,课后还有实验讨论。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算法与程序设计实验》课程的实验报告、实验教材、授课计划等相关材料基本完备,实验课授课教师在每堂实验课之前的理论课上,都会对实验编程的要求都做极为详尽的讲解,同时检查上一次编程实验的作业,提高了实验效率。


      化学化工学院本学期共开设了73门实验课程,其中面向全校的基础性实验占了很大比重。学院领导对实验教学高度重视,配备了18名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从制度、规章等方面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化管理。承担实验课程的老师们工作态度认真,热爱教学工作。督导组检查了工业分析专业实验实训课,负责教师对学生要求严格,学生进入实训室之前教师检查准备情况,重要环节操作步骤要求学生熟记,对实训操作严格规范要求,教学效果良好。


      在土木建筑学院力学性能实验室,督导组对于材料力学实验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授课计划进行了翻阅,相关材料基本齐全。实验设备状况基本完好,实验耗材准备充分,有完整的实验记录。


      实验教学突出了专业特点


      在本次实验教学专项督导过程中,可以看到各学院针对实验教学,结合专业实际进行了很好的探索。


      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因专业特点,其实验室也是专业课授课教室。如音乐学院的声乐课在学院琴房进行,要求学生边听讲边练习,每位老师在一个琴房指导两位学生,授课老师都很有激情,授课重点突出,学生学习态度认真、而且学习精力集中,教学效果明显。美术学院的摄影专业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在实验室边听老师讲解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边进行摄影、裁剪、缝纫的练习,专业课与实验课一体,没有特别的实验大纲和实验教材,一律用专业课教材和大纲,老师对学生每一张摄影作业当堂课进行点评,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学生做实验很认真、非常投入,其系列作品基本已经完成,学生们还在一遍一遍的修改完善。


      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实验比例有所提升


      提升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实验比例,是各学院进行得比较多的探索。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管理学院部分实验课做到了常规实验与开放实验相结合,将实验资源向学生开放,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对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封闭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企业沙盘模拟,不仅完成常规实验教学任务,还承担了开放实验以及承办各种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赛事。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方面进行了探索,将实验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结合起来,通过实验研究方向与实训相结合、设立“开放实验专题课”,带动指导学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进行国际交流,并通过指导国家和校级实验实训项目、小平创新团队等工作,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多样化的实验教学内容,提升了实验教学水平。


      实验课程考核方式多元化


      在灵活的实验教学机制下,实验教学的考核方式也应是多形式、多方位的,从实验预习、实验态度、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报告、完成的设计作品以及实验考试等多个角度检查,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技能与操作水平。如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均采取平时成绩结合实验报告评分的方式,增加了实验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提高了考核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此次实验教学专项督导,学校进一步了解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实验室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实验条件还无法充分满足教学需要,专职实验教师数量少、工作压力大,少数课程安排不合理等情况。下一步,学校将加大实验教学方面的投入;针对兼职实验室工作的教师,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增加过程性评价的比例;鼓励对学生开放实验室,探索学生自由预约实验的机制等。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保障实验教学效果,夯实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撰稿:朱 波
    编辑:张 伟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