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下午,作为2014年“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之一的活动,济南大学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决赛答辩在第一学术报告厅举行,28支学生团队展示了他们的创业梦、青春梦。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硕秋,有关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观摩了比赛答辩过程。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挑战杯”校赛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评委来源偏重高端企业
为了给予学生创业团队更好地指导,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今年校团委邀请了包括山东省自主创新促进中心主任李新峰、山东银联担保集团董事长李长征、山东创新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恩军在内的9位专家组成评审团,这9位专家全部都有企业背景,具有丰富的创业和投资经验。评委在评审过程中除了给予学生们更加专业的指导以外,也更加看重学生创业项目的后期孵化以及与学校的长期合作。特别是在深入了解学校的创新创业环境以后,评委们纷纷表示,希望进一步开展与学校的长期合作,愿意投资建设产学研创基地来帮助学生项目落地,实现学生创业孵化的长效机制。
创业项目突出实践实战
团中央明确提出今年的“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要以深化大学生创业实践为导向,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在我校前期的宣传发动中,校团委注意引导学生注重实战,经过近一年的培育,我校学生团队中也涌现出一批实际参与创业的项目,最终推荐到省赛的13个项目中有5个已经注册了公司或者个体工商执照。同时,评委们也愿意帮助其他的创业团队实现孵化。
比赛环节强调育人为先
在今年的比赛进程中,校团委一直注意让更多的学生受更多的益,尽可能提高学生参与面,通过组织讲座、项目对接会、微信平台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创业竞赛的影响力和实效性,今年共有300多支学生团队参与了创业计划竞赛,覆盖率在全省高校比较处于较高水准。
此外,比赛中除了正常参与的28支队伍以外,还临时增加了一支学生团队。这支学生团队从2年前就作为大一新生观摩了“挑战杯”决赛,并立志参赛。2013年该团队参加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但只获得校级二等奖,未取得决赛答辩资格。今年该团队入围决赛但仍未取得答辩资格。团队负责人申请参与现场答辩,不求奖项,只为获得当面与专家交流学习的机会。在征得学校领导和评委的同意后,校团委安排这个学生团队代表所有未曾获得答辩机会的学生做了一次展示,虽然项目本身尚不成熟,但同学们追求梦想、永不言败的精神得到了评委和现场师生的高度认可,也充分阐释了“挑战杯”竞赛“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彰显了学生科创赛事平台的重要育人功能。
编辑:张 伟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