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大要闻

济大要闻

    孔子研究院杨朝明院长受聘我校客座教授并举行专题报告

    日期:2014-04-03来源:邓健 浏览量:





    4月1日上午,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教授应邀莅临我校举行《孔子思想与儒家文化精髓》专题报告。报告会前,范跃进书记、程新校长接见杨朝明院长并进行了亲切交谈,就济南大学与孔子研究院合作共建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基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点等事宜达成共识。


      程新校长、蔡先金副校长、王保贤副校长出席了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及报告会。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科建设与发展处、社科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以及文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音乐学院、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及部分师生共同分享了精彩报告。程新校长为杨朝明院长颁发了济南大学客座教授聘书。报告会由王保贤副校长主持。


      随后,杨朝明院长围绕“孔子思想与儒家文化精髓”这一主题,就当代人如何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孔子思想展开了论述。“仁”、“礼”、“忠恕”是孔子思想与儒家文化的精髓,杨朝明院长从孔子及儒家思想和《论语》中孔子人生境界等方面进行了生动有趣的阐述和诠释。


      在谈到“仁”时,杨院长指出,仁的本义是“反求诸身”,即反省自身。“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作为人应从“孝亲”开始。由此推延出儒家修己、孝亲、仁民、爱物的儒家仁治思想。所谓“礼”有不同层面,有礼仪和礼义之分,礼仪是形式,礼义是内容,礼仪是为了表现礼义的。“忠恕之道”则体现了孔子“推己及人、修已安人”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杨朝明院长认为,“孔子的开篇第一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味深长,是“夫子之道”,体现了孔子的在不同境遇下所表现出的圣人的人生境界,也包含了《论语》编者对孔子人生的概括。


      “孔子思想及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今天发展所需的正能量,杨朝明院长提出作为现代人应该以“以温情和敬意对待民族文化”,传承中华经典。


      
    杨朝明院长简介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兼任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山东省儒学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出版《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等学术著作2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篇,主编学术辑刊《孔子学刊》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10余项。学术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励。曾荣获2009年“山东省师德标兵”与“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担任山东省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撰稿:邓健 摄影:张伟 编辑:张婧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