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大要闻

济大要闻

    我校服务中国第十届艺术节志愿者载誉归来

    日期:2013-11-05来源:校团委 浏览量:




    2013年10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圆满落幕,作为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艺术盛会,“十艺节”充分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最高成就、最新成果。我校青年志愿者作为会议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受到全国各地代表团、观众的一致好评。活动期间,共青团山东省委书记张涛、济南市委常委王以才、副市长张海波等领导同志看望了我校志愿者,学校领导、团委老师多次到十艺节有关赛事和活动的志愿服务现场走访调研。

    三百志愿者 聚力十艺节


    “我们学院百十人报名,只有我们13个被幸运的选中”,我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三学生阎学说:“每一个被选上的志愿者都倍加珍惜机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服务十艺节。”像阎学一样,济南大学选拔的十艺节志愿者共有330名,他们经过遴选、多次培训后才踏上十艺节志愿者岗位,分别服务于十艺节“文华奖”、“群星奖”和开闭幕式等赛事和活动。按照十艺节组委会安排,我校作为选送十艺节志愿者人数最多的高校,承担了场馆服务、会务服务、团队联络、后勤保障、市场开发等多项繁重的任务。为了保证各项服务工作顺利完成,学校联合团山东省委、团济南市委举办了3期关于十艺节知识、礼仪、应急急救、服务专项等方面的系统培训,为我校志愿者以昂扬的精神风貌、专业的服务水准助力十艺节提供了坚实保障。


    六十天倾注 情暖众场馆


    “从4月份的初赛、到10月份的决赛和展演,济南大学的志愿者与我们并肩作战两个多月,每天都要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10点多甚至11点,每个人的平均服务时间都在10天以上,他们的足迹和汗水留在了济南市各个十艺节展演场馆,每天也给我们留下很多感动”,团济南市委志愿者工作部部长魏靖晶说。60余天的志愿者服务中,我校志愿者以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为国内外嘉宾提供热情周到的志愿服务,成为了十艺节的靓丽风景,也在十艺节赛场内外增添了一抹独特的“济大色彩”。诸如捡到观众手机、等失主到晚上11点的“晚归女孩”;父亲生病住院,仍坚持在志愿服务岗位的“坚强哥”;2小时运送60余箱矿泉水的“水货三人组”;每次演出结束,坚持打扫干净垃圾,被工作人员心疼地“赶”走的“工作狂”,他们都是校园里生活在我们身边的90后,在十艺节各个场馆他们如一道道跃动的火苗温暖着周围的人们,他们用奉献的青春、闪光的汗水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和朴实厚道的好客山东形象。


    九封感谢信 好评不胜数


    “我们的志愿者身上体现出来的善良、责任感,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很多全国各地的来客,他们是十艺节大舞台上动人的乐符。”魏靖晶说。 “(志愿者)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不辞劳苦、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用真诚感动每位前来的观众,十艺节的开展凝聚了你们辛勤汗水与无私付出……”这是一封来自山东剧院感谢信里的话。志愿者们的热情与耐心,受到了演员、评委、观众的好评。“在他们的帮助下,使我们圆满完成了演出任务,”来自北方晟曲剧院全体演职员感谢信里这样说。整个十艺节期间,我校志愿者收到的感谢信有9封,收到的好评更是数不胜数。著名京剧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孟广禄有感志愿者们的热情服务,对志愿者的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这帮90后的志愿者们能够喜爱京剧深感欣慰,寄语志愿者“您喜爱京剧是我一生的满足”。


    “他们用行动把爱传递出去,收获了许多鼓励和肯定,这是让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强大动力”,共青团济南市委书记赵毅在看望我校志愿者时说。我校志愿者通过亲历十艺节,感受到了文化的强大力量,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磨砺了思想素质,升华了对群众的感情,将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和有益帮助。“作为济南大学的志愿者,我们还是学校分布在外面的一张张名片,我们用热忱细致的服务作为窗口,让人们更加了解济南大学,为我们的学校增光添彩,”我校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苏友虎接受山东电视台采访时坚定的话语,见证了志愿者们的成长。



    编辑:张 伟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