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下午,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李小年教授以浙江工业大学的发展实践为例,为济南大学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中层干部培训班作《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策略的认识与思考》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济南大学副校长蔡先金主持。
李小年副校长介绍了浙江工业大学的历史沿革、学科、科研平台、专业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基本情况;并从抢抓机遇、主动“转型”、综合实力“提升”以及发展策略、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等六个方面详细阐释了浙江工业大学追求高水平大学梦的实践。通过科研意识增强、保护教学积极性、校内管理体制改革、解决学科建设的问题、建立健全学科制、凝聚学科方向,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解决了科研意识问题;解决了学科和方向问题,使得人人进学科、人人有学科方向;解决了能力问题,达到预期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浙江工业大学发展的新目标——“区域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最后,李小年副校长表示,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一要遵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两个规律,科学定位,按规律办事。二要在学科规划与专业设置上科学谋划与布局。学校目标定位明确后,要按照满足“学校自身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现实与可能”,做好学校的学科规划和专业设置,一定要能够体现“特色发展,优势发展”。三要坚持师资队伍建设是核心。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工作,师资强即学科、专业强,即水平高。四要坚持创新是高水平大学的灵魂和思想基础。创新既是科学研究的特征,也是新时期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对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必需。五要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顶天,更要接地气。继承与发挥、整合与创新自己的学科特色,优化学科布局、专业设置,发挥区域协同的优势,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区域的重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等提供科技支撑、人才支持和决策智库等作用,争取地方社会资源服务于学校事业发展。六要以人才培养为本,科研引领、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七要开放办学,借外力推动地方高校跨越式发展。着力推进办学国际化,实现地方高校的跨越式发展。八要着力、有效、科学的制度安排。着力有效的制度安排,即建立一个好的制度,要联系学校的实际,通过深入研究,好的制度安排在于它的有效性。
撰稿:陈敏 摄像:刘伟 摄影:张伟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