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大要闻

济大要闻

    心更近了,梦更圆了——济南大学深入开展辅导员家访活动

    日期:2013-01-18来源:侯启海 刘芝 浏览量:


      


      1月16日上午,位于商河县玉皇庙的一个村子里,一下子热闹、忙碌起来,济南大学程新校长、张硕秋副校长、商河县副县长马学凯、民政局局长王希健一行来到了数学科学学院刘同学家中,开展贫困学生家访,慰问学生家庭。


    关注学生的生涯发展,激发学生的成长动力


      在小刘的家中,程新校长、张硕秋副校长、马学凯副县长与小刘和她妈妈坐在一起聊着家常,并分别代表学校和政府给学生家庭送来了慰问金,同时,学校还把蕴含济南大学校训等文化元素、写有辅导员、班主任联系方式和带有“美丽济大、放飞理想”良好祝愿的年历送到学生家中。当程新校长得知孩子父亲去世以后,妈妈一直外出打工,两个孩子借居姥姥家还全部考上了大学,程新校长深情地说,“看到你们姊妹两个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能够不气馁、不退却,克服暂时的困难全部考上大学,不容易,也不简单,希望你们互相鼓励,做好规划,努力学习。济南大学这两年发展很快,小刘学的数学专业,适用范围广,就业和发展前景广阔,希望你和你姐姐将来都在济南大学读硕士、博士,早日成才,孝敬父母,报效国家。”在走访孙耿镇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赵同学家中,程新校长动情地说,“我了解了你的情况,学习成绩不错,很努力、很刻苦,业余时间还去打工,是个懂事的学生。我也是济南大学毕业的,我刚来学校的时候,身高和你差不多,我们学的专业一样,都是材料学,只要你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能够成为有用的人才。我们学校今年博士点建设全面完成,我们的材料学科马上就有博士点了,从现在起,希望你认真思考思考,好好做做规划,将来有可能的话可以硕博联读。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发展目标,列出计划,刻苦学习,将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更大的本领,报效国家,报答父母,回馈学校和社会,回馈所有关心和帮助过自己的人。”小赵激动地说,“看到家庭这么困难,有时候难过的心酸,今天,听了您的教诲和鼓励,我看到了新的希望和更高的追求,我一定好好规划规划自己,开学后我就去找辅导员和班主任老师,做好生涯规划,好好学习,绝不辜负您和老师们的期望。”


      家访中,不论是商河县玉皇庙的小刘、郑路镇的小范,还是济阳县孙耿镇的小赵、小王,程新校长一再叮嘱同学们,要尽早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立大志,才能成大器。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有远大理想和明确目标,更需要成长发展的内动力。就像程新校长所说,“家访的目的不仅仅是走访学生家庭,送一点慰问金和慰问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家访,经常性的教育和激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动力。”家访,把教育和引导学生如何与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把如何激励学生克服困难、坚定信心、励志成才结合起来,赋予了其更深层次的含义,赋予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内动力。


    走入学生的小“家”,带给学生一个幸福的大“家”


      在走访郑路镇机械工程学院的范同学家中,一进门,学生家长就热情地把自家地里种的花生大把的塞入每一个客人手中。交谈中,程新校长从学生在校的学习、与同学的相处、业余时间打工等在校表现,谈到了学生家中经济状况,谈到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当程新校长得知家长还没有来过学校的时候,热情地向家长发出了邀请:“过了年,天暖和了,到学校看看,看看孩子住的地方、看看孩子学习的地方,你就放心了。这里是孩子的家,到了学校,那里就是孩子的另一个家,学校的老师、辅导员、班主任既是他们的老师、朋友,也像他们的父母。学校的任务是育人、培养人,这一点我们和每个家庭的想法是一致的,都是把孩子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交给济南大学你就放心吧。”在家住孙耿镇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王同学家里,小王的妈妈激动地说,“这么冷的天,谢谢校长、老师来看望我们。孩子爸爸不在了,孩子交给济南大学就像送到了家,有这么好的校长、老师,我放心了,我就是再忙、再累,也要想办法供孩子读完大学。只要孩子想学,我可以一直供她读研、读博士,等将来有了知识和文化,有了本事,好好报答学校和老师,回报社会。”


      一路上,共同参与家访的商河县副县长马学凯深有感触地说,“我就是济南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有今天的成长和发展,这得感谢学校和老师们,学校始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培养,请家长放心。同时,政府也会更加关心像小刘等4名同学一样的贫困大学生,加大对学生和家庭的帮扶力度,与学校、家庭一道支持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学业,让孩子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2013年寒假,学校203位教师,分成24个工作组深入到61县区的194个家庭,开展家访。同时,学校还结合正在开展的处级干部“三个一”活动和廉政建设,组织17名处级干部参与学院家访活动,其中有8名处级干部直接走入了他所联系的贫困生家庭。这些数字虽然都很小,仅占济南大学贫困生数的很小一部分,但家访,送去的不仅仅是慰问金和慰问品,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政府和干部的一两句关心的话语,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们真实走入学生的小家,使学生找到了一个真正可以依靠的大“家”,使学生和家庭在艰辛和困难面前找到了幸福的追求和希望。正如孙耿镇小赵的哥哥说的,“困难是暂时的,没有永远的困难,不就是紧张这么两年吗,我给俺弟弟说了,不管多么困难,哥也要供你读出大学。”“今天,校长、老师们像家里人一样,都来关心我们,没有过不去的坎。”是啊,让学生真正把学校也当成自己的家,学校与政府联合,与家长齐心协力共同培育学生成长,建立起一个学生心目中的大“家”,这正是我们家访的目的。


    走近地方政府,构架全员育人的“大”体系


      在走访商河县政府的座谈会上,程新校长说:“家访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联系地方政府和民政部门,了解贫困生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共同承担起关心关爱贫困生的责任,这是实现全员育人的基本要求。”“学校这几年发展很快,我们在科技成果、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等方面有许多优势,为此,学校成立了服务地方办公室,下一步我们可以加强与商河县政府合作与联系,为商河县发展搭建平台,提供科技服务。”商河县县长孙斌表示,“商河县的学生在济南大学读书的很多,济南大学就像我们自己的大学,我们是一家人,关心关爱贫困生这也是我们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希望与济南大学加强多方面的的合作与交流,把济南大学的许多科技成果转化为促进地方发展的生产力,带动促进商河县的经济发展。”


      走近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是家访工作的着力点。今年,学校通过实地走访27个县(市)区政府,加强了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使其所辖的济南大学贫困生及其家庭普遍得到了关心、关爱和资助;另外,我校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山东137个县(市)区的党委书记或县(市)区长取得联系,并把其辖区所属济南大学的特困生名单提供给他们,希望通过政府的关心关爱,能够尽可能多的覆盖到更多的贫困学生,使更多的学生在家访中受益,受更多的益。截止1月17日,山东省就有48个县(市)区政府通过我们的走访或者书信与我们取得联系,并就资助我校贫困生工作达成了共识,有的邀请我们前往一起走访,有的希望春节后来校对接资助走访我校学生,有的对其辖区济南大学的特困生全部给予了资助。走近地方政府,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培育学生成长和成才,需要全员育人。全员育人仅仅靠高校是不行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校走近地方政府,在互利共赢的合作中,探索构架一体化的全员育人的“大”体系,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意义深远。


      与此同时,副校长车滨一行到烟台莱阳市走访慰问了土木建筑学院贫困生并走访了烟台莱阳市政府。纪委书记刘迎春一行到枣庄滕州市、薛城区走访慰问了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贫困生并走访了枣庄市薛城区民政局、济宁市微山县教育局和烟草专卖局。副校长杜斌一行到聊城市东阿县、济南市长清区走访了化学化工学院贫困生和东阿县政府并出席学校在山东东阿丰乐化学制品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的签约与揭牌仪式。副校长张硕秋一行到泰安市宁阳县走访了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贫困生,到菏泽市鄄城县走访了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泉城学院贫困生,到菏泽市成武县走访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贫困生。


      济南大学扎实开展的家访活动使学生和学校的心更近了,学生励志成才的梦更圆了,家访的涵义更深远了。



    撰稿:侯启海 刘芝 摄像:车晓光 摄影:张伟 编辑:刘怀柱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