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金融专业国际班办学水平,扎实推进济南大学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计划,11月14日下午,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召开金融专业国际班教学研讨会。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建筑大学以及我校的金融管理学科英语(双语)授课教师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跨境处王富全处长、交通银行华东地区金融学院孙卓全院长、中信银行舜耕支行王军生行长等金融业界教师代表,以及我校教务处、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相关领导老师共计20余人共同研讨金融专业国际班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蔡先金副校长出席研讨会。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张守凤院长首先介绍了金融专业国际班教学改革的思路,即改革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以学习者、学习过程、学习质量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由理论教学、模拟实践和实践教学三部分组成的教学环节。国际班采用小班制、研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差异,营造开放性、协作性、自主性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蔡先金副校长在讲话中对金融专业国际班推行小班授课、双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革以及有金融行业、企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先进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金融专业国际班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以作为我校教学改革的试点和特区,将会对全校教育教学改革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蔡先金副校长真诚感谢来自各界的任课教师对我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大力支持,并希望大家今后一如既往地为国际班教学质量的提升贡献才智和力量。
教务处郭浩帆副处长在发言中表示,金融学专业国际班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试验田,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过程为中心、学习质量为中心”的课业评价体系符合教育部、省教育厅以及学校教学改革的主题。小班化教学会非常有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双语教学是当前国际化背景下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希望将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固化下来。
金融班特聘教师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张鸿萍副教授、Eugene Eccli教授、济南大学青年教学能手金丽老师进行了英语及双语授课示范。各位教师表示在今后的双语教学中将会采用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减少课堂讲授内容,精讲重点难点,给学生更多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来自银行界的教师也纷纷表态将会不遗余力地支持金融国际班的人才培养,更好地发挥他们在金融专业实践实训环节的教学优势。研讨会上,各位代表还就《金融专业国际班教学方式改革指导》(讨论稿)进行了专题研讨。
撰稿:刘伟、郭一诺 编辑:张伟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