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济南大学“百门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在第一报告厅召开,蔡先金副校长出席会议并作了专题报告,全体“百门课程”负责人、各学院教学副院长、高教所及教务处工作人员出席经验交流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陈月辉主持。
陈月辉处长首先致开幕词,对百门课程改革试点工程开展一年多来的各项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全体参与教师针对课程改革采取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尝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陈月辉处长还对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推广做了安排部署。
蔡先金副校长作了课程改革专题报告。他指出,百门课程改革工作是足以载入校史的重大事件,所有参与改革的学院、教师付诸了大量努力,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他结合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教学改革经验,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目前我校教学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强调,国家的发展壮大有赖于教育的发展,教育决定着国家的未来,然而中国大学课程教学起步较晚,在理念和实践上都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必须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以“国际化”和“信息化”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两翼”,把转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全体教师要以“热爱学生、热爱职业、热爱学校”的“三热爱”原则激励自己,加大教学工作的精力投入,克服各方面压力,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会上,张素玲、陈晓洁、何畏、王惠四位老师作为“百门课程”负责人代表做了典型发言。他们结合本课程组在课程改革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绩,针对教学方式的可行性选择、课程中心网络平台建设、探究式学习、教学效果评价等问题做了经验介绍。
26日下午,“百门课程”负责人、课程组成员以及部分学院领导参加了下午的分组讨论,各小组围绕上午蔡先金副校长的专题报告和四位教师代表的典型发言进行了学习研讨,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积极发表自己对课程改革的经验和体会,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此次经验交流会是2012年“教学质量月”活动的一项重要活动,也是对百门课程改革工作所做的一次阶段性总结,对于我校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够帮助各位老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改革经验,又能通过相互交流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推动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化和顺利开展。
撰稿:张 杰
编辑:张 伟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