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6日中央电视台《身边的感动》专栏对我校援建青海玉树的优秀毕业生时锴进行了报道,报道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1月12日,土木建筑学院召开师生座谈会,邀请时锴重返母校。副校长张硕秋出席座谈会并与时锴同学亲切交谈。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校友工作办公室、校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张硕秋副校长代表学校向时锴重返母校表示热烈欢迎,向时锴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快速发展中取得的喜人成绩。张硕秋副校长指出,学校长期以来特别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时锴就是我校毕业生“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为人朴实,实践能力强”的真实体现和优秀代表,时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这种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感动了广大师生。张硕秋副校长强调,像时锴这样的优秀毕业生,为我校学生扎根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树立了榜样,希望时锴回到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加扎实工作、服务社会、关注母校、回报师恩。
时锴在发言中表示在母校学习生活的几年是他一生最难忘的时光,母校不仅培养了他如何做事更教会了他如何做人,是母校的校训使他树立了坚定的信念,他以身为济大学子感到骄傲,感谢学校为他提供的回访母校的机会,感谢母校对他的培养之情,并决心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奉献,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
在土木建筑学院举办的座谈会上,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向时锴学习,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自觉磨练坚定意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青春打好坚实的基础。学院领导、老师指出,时锴同学的优秀表现,是多年来学院紧盯社会需求和行业特色,着力打造和培养学生“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坚持、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可贵体现。
时锴是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2007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进入中建八局二公司工作。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创新,短短四年时间凭借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干的工作作风得到公司的重用。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中建八局二公司接到了援建灾区的任务,时锴毅然决然的投身到援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布朗村灾后重建工作中,在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将汗水抛洒在青海这片热土上,为当地人民灾后重建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撰稿:朱小燕
摄影:张 伟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