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2011级学生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与心等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10月29日—11月29日,学校心理指导中心、各学院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在全体新生中广泛开展“三个一”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教育活动。整个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参与面广、参与率高,反响大,效果好。
心灵使者集思广益、主题班会生动鲜活。为规范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使主题班会坚持互动性强、团体辅导的原则,指导心灵使者能科学有效的开展工作,心理指导中心对新生心灵使者进行系统培训。143个班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占到全校新生班级的60%以上。心灵使者结合各班特色,面对新生存在的“厌学”、“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迷惘心态”和“生活不适”这几个话题,开展了生动、有趣的主题活动。心灵使者精心设计,同学们积极参加。文学院1106班以小品的形式展开“爱在阳光下”的互动沟通,历文学院历史1102班以“感恩父母”为主题,展开“百善孝为先”的大讨论,法学院1107班在学校大草坪开展“压力调节”的户外交流,机械学院1110班开启“认识自我,展翅翱翔”的梦想之旅等等。同学们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活动中,班会讨论增加了沟通,增强班级凝聚力;趣味游戏集活泼性与严肃性于一体,润物无声地将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在活动中,主题班会在欢笑与沉思中结束。主题班会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心理健康理念,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营造阳光和谐的班级氛围。
心理专家旁征博引、心理知识深入人心。为了帮助新生拥有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个性等健康心理素质,顺利度过“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心理指导中心特聘兼职心理咨询师、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等7名老师与学院结成对子,形成一对一的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心理专家有针对性地讲授了适应环境、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22场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使同学们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发生积极的变化。
心理短片真实再现、心理咨询揭开迷雾。为了增加新生对心理咨询的正确认识,提高学生寻找专业帮助的自助意识,加强励志成才教育和先进典范的启发教育。心理指导中心筛选了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中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学习适应、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励志成才四个主题的《心理访谈》视频,供新生在线观看,并开展观后感大赛。《大学里的百万富翁》以2007年贵州省雷山县理科状元潘文伟成功创业实例,为同学们展现了一个艰苦奋斗、积极探索、知恩图报的大学生成功创业心路历程;在《谁遥控了我的青春》短片中,一名高中品学兼优的学生到大学沉迷于网络,成绩多门不及格,与父母反目成仇。专业心理咨询师在通过对当事人发生转变及其家庭冲突的深入心理分析,并通过情绪疏导训练、潜能开发训练等方法解决心理问题,化解心理危机。视频短片使同学们深入反思,走出了心理咨询误区,了解了专业心理咨询的力量。活动共收到来自22个学院298份作品,经过专家组认真评选,共有三十份作品入围获奖。同学们通过观看短片、撰写观后感,激发了他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奋发进取、乐观面对挫折、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风貌。
活动历时一个月,各学院、大学生心理协会在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的同时,认真组织,周密部署,结合学院特点自行开展心智拓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协会交流等特色鲜明、教育意义浓厚的活动。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在全校掀起关注心理健康的热潮,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让更多的人对心理健康引起足够重视。学校心理指导中心也着力构建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载体,依托心理咨询专家、学院心理辅导员、心灵使者三支队伍的力量,对大学生开展系统预防和综合服务,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撰稿:万生彩
编辑:张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