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第三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在青岛落幕。经过材料审核、省级初评、路演答辩等比赛环节,我校文学院推报的“桃李话非遗,儒冠道诗书”青少年传统文化普及项目荣获银奖,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推报的声生不息——孤独症儿童前语言沟通诊疗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铜奖,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彰显了学校青年学子投身志愿服务的创新实践成果。

本届赛会以“青春志愿行,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由团省委、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文明办、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残联等单位共同主办,大赛设置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关爱少年儿童等13个类别,吸引了全省791个项目参赛。经过激烈角逐,共有100个参赛项目入围决赛,涵盖乡村振兴、为老服务、社区治理与邻里守望等14个领域,最终评选出金奖15个,银奖35个,铜奖55个。

“桃李话非遗,儒冠道诗书”青少年传统文化普及项目由张莉老师指导,该项目以诗词文化讲解为重点,以制作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包为主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育人元素,构建了一套将线上线下知识宣讲、诗词故事演绎、传统文化绘本讲授相结合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体系。自项目实施以来,已形成了8个可推广的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包,涵盖“诗经典籍”“城市历史”等8个传统文化主题。

声生不息——孤独症儿童前语言沟通诊疗志愿服务项目由宿淑华、刘晓彤老师指导,特殊教育专业的师生共同打造。该项目秉持“授人以语,授人以渔,授人以池”宗旨,专注于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前语言沟通能力的诊疗服务。经过两年的研发,项目推出了包含评估手册、干预手册、工具箱和案例库的诊疗资源包,供孤独症儿童及其家长和特教工作者使用。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为250余名儿童提供了服务,培训了2500余名特教教师,开展了30余场社区讲座,并为122个家庭送去了志愿服务。
自活动启动以来,学校团委广泛宣传发动、精心策划组织,深入挖掘、重点培育“小而美”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多措并举对项目精心打磨,在比赛中充分展示了济南大学志愿服务的工作成果。下一步,学校团委将持续完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积极对接专业优势资源,着力发掘、培育、扶持一批创新性强、实效性好、示范性佳的项目,进一步打造具有济大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坚定信念、成长成才、锤炼本领、奉献社会。
撰稿:牛帆 编辑:刘孟頔 编审: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