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大要闻

济大要闻

    包心鉴教授在《人民日报》发表专文纪念建党九十周年

    日期:2011-06-30来源:孙成豪 浏览量:

      6月29日,《人民日报》在纪念建党90周年特刊发表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济南大学政管学院院长包心鉴教授的文章《中国共产党与两次历史性飞跃》。


      文章指出:党九十年的光辉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断追求、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


      文章着重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鲜明地体现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发展规律。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主要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进行什么样的革命、怎样进行革命这一根本问题;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主要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两次历史性飞跃,相互联系、交相辉映,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推向前进。


      文章深入总结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的基本经验:(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这一“结合”关键在于从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出发,把实践作为“结合”的逻辑起点。(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实事求是”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再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生动体现了我们党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理论勇气和实践勇气。(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坚实基础之上。



    原文链接:中国共产党与两次历史性飞跃


    撰稿:孙成豪
    编辑:张 伟
    编审: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