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大要闻

济大要闻

    “创先争优·厚德载物”-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摘要

    日期:2011-06-27来源:   浏览量:

      编者按:学校党委近日下发了《关于表彰济南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决定》文件,决定授予机关第二党总支等5个党委(党总支)“济南大学先进党委(党总支)”荣誉称号,授予机关第一党总支学工部(处)党支部等50个支部“济南大学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授予于淼等85名同志“济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授予王志等10名同志“济南大学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授予马学鹏、王淑坤、刘玉之等3名同志“党员爱心标兵”荣誉称号。


      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为号召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埋头苦干,勇攀高峰,为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新的贡献,我们将在“学校主页”和“喜迎建党90周年专题网站”陆续推出学校先进集体和个人事迹摘要。本期刊登的是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摘要。


      王志,男,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王志同志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尽职尽责,忘我工作,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新时期党务工作知识,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提出构建“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办公室指导思想,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把办公室打造成为一个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战斗集体。2010年,办公室党支部被评为学校先进基层党支部,个人被评为全省保密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组织完成规章制度废改立100余项,推进学校制度体系建设。规范内部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管理服务职能,全面参与学校各项重点工作,协同相关部门圆满完成博士单位建设、学习科学发展观、国家教学科研成果申报、省市共建、二次党代会、“十二五”规划编制等重大活动的组织筹备、会务协调和服务、来宾接待、文字材料准备等任务,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应有贡献。抓作风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遵纪守法,勤勉正直,历次中层干部民主测评成绩均位于前列。


      王波,男,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部(处)长。王波同志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整体发展目标,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育人为核心,悉心教育、科学管理、热情服务,努力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育人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使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学风建设明显好转,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全校整体学生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化建设,开展励志成才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总结出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读本《济南大学—梦想起飞的地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育人能力和工作水平。稳步推进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通过QQ工作群、手机飞信、辅导员博客,构筑网络教育服务平台。创新教育载体和手段,连续三年组织开展辅导员家访工作,实现了辅导员家访由“辅导员参与”到“全员参与”,由“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国家领导人张德江、刘延东,省里领导姜异康、黄胜对学校辅导员家访活动做了重要批示,新华网等几十家媒体给予关注报道,家访工作获2010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扎实推进积极、阳光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连续两年被评为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优秀组织单位。深入推进学生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管理,建立信息化工作平台,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促进学风建设。建立完善以“贷款、奖励、资助、补助、勤工助学、绿色通道”等为内容的“六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稳步推进以“全年关注、全员参与、全过程指导”就业工作机制,保持就业率稳步提高,学校被名为山东省“创业教育示范学校”,被国家授予 “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


      刘明亮,男,校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机关一总支书记。刘明亮同志重视政治理论和纪检监察及相关办公业务知识学习,做到学以致用。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勤奋努力,兢兢业业为党工作。自觉遵守党纪国法,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以身作则,服从组织安排,团结同志,谦虚谨慎,办事公道,公私分明。认真专研业务,结合学校实际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反腐倡廉各项精神,统筹纪委和监察任务,把惩防体系建设作为主线,整体推进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工作。坚持在日常工作中推动监督体系建设,宣传党纪政纪,深入协商讨论,扩大监督领域,配套制度规定,突出超前预防。坚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保障各项任务的部署、检查、落实。坚持专项治理,认真检查和落实整改,解决实际问题。坚持组织协调机制,走访沟通信息机制,联合工作机制,营造良好共事环境。利用计算机技术,尝试建立处级干部廉政档案电子系统。履行机关一总支书记岗位职责,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学习和支部活动,及时完成党内布置的各项任务,做好总支协调的其他事务,在群众中威信高。


      刘金国,男,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金国同志在学院党委书记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辛勤工作,时刻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学校的各项决定和规章制度。在学院工作中,紧紧围绕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开展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有力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学院教学、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他重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认真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加大职称评定、人才招聘、奖项评定等工作的监督力度,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党务政务公开。他作风朴实、工作务实,做事公正,关心学院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对同志以诚相待,为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深受群众的信任与好评。


      李岩,男,土木建筑学院党委书记。李岩同志重视理论学习,有较强的宏观决策和组织协调能力。求真务实,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认真抓好党委中心组的理论学习,提高领导班子成员思想政治素质。严格民主集中制,讲党性、树正气,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规范组织纪律。讲团结、求发展,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解决教职工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影响和制约学院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在全院党员范围内适时开展了“承诺、践诺、评诺”活动。贯彻落实校党代会精神,认真分析学院现状及面临的形势,广泛调研,集思广益,研究制定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重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加强学科建设,迅速发展研究生教育,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鼓励教师搞科研,提高科研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学术团队和教学团队建设。积极探索以学生党支部为主体、以青年马克思主义学研社和学生会组织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学生工作新格局,推行学校-学生-社会三维一体化教育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科技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在2010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全国铜奖。务实清廉,严格按照工作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公平正直,不徇私情。2009年获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张全利,男,文学院党委书记。张全利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兢兢业业,开拓进取,坚持“主动、规范、高效”的工作思路,严抓队伍建设,强化内部管理,精心构建思想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党员教育廉政建设等,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坚持讲团结、讲党性原则,发扬民主,凝聚人心,谋事创业,带领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合作,廉洁勤政,形成了坚强有力、团结协调的领导核心。院党委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通过开展党内民主生活教育,使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增强民主意识,在班子当中形成民主讨论的风气和求真务实的风气,养成民主习惯,保障学院发展重大问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学院师生员工精神饱满,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充分激发出来,学院党委的凝聚力、号召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上下一心干事业的良好局面。近几年,学院人才培养水平、学科建设水平、科研实力、社会影响不断得到提升,整体水平迅速提高。学院由原来的汉语言文学和历史学两个本科专业发展为当今的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广告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四个本科专业,成功申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硕士研究生点,覆盖8个二级学科点;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连续被批准为“十五”“十一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对学科建设起到了重要带动作用。学院培养的学生素质较高,专业基础扎实,工作能力较强,就业面较宽,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实行党员联系群众制度,落实党员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夯实组织基础建设。采取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广泛、信息量更大的专题辅导、邀请知名专家教授或社会名人等进行讲授,党委委员到基层支部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无障碍交流,大大激发了党员学习的自觉性,有力促进了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2011年度,学院党委被评为山东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时时事事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通过职工群众的文体活动,帮扶困难职工,维护职工权益等,了解教工困难,切切实实为其排忧解难,为其全身心投入教学、解除后顾之忧。坚持秉公办事,不谋私利,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对同事以诚相待。


      周智,男,研究生处党委书记。周智同志在工作中认真贯彻中央和学校党委、行政的决定和决议。注重党员干部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中与行政领导密切配合,做事坚持公平、公正原则。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每周党政联席会制度,重要事情集体讨论和决定;坚持处级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及时听取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在职工中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增强制度意识、争做执行表率”等教育活动。关心职工,及时解决他们思想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共同努力,2010年取得了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今年实现了全日制研究生招生和在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突破。坚持以人为本,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认真做好研究生党建工作:重新修订了研究生党团工作手册,并定期召开研究生党支部委员培训会,指导支部的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和组织发展等各项工作。各支部都按照要求开展了“倡导学术诚信,鄙视学术不端”和 “创建先进支部、争当优秀党员”等主题教育活动。积极稳妥地做好组织发展,2009和2010年共发展党员213名。积极做好研究生创新教育平台建设,近年来通过制定激励机制、召开创新论坛、开展学术活动、组织科技竞赛、建立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等工作,使我校研究生“三创”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两年来我校研究生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7项,省级硕士优秀学位论文6篇,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共发表高水平论文133余篇,其中被SCI、EI、CSSCI等收录100余篇。研究生参与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等20件。认真做好评优、“三助”和毕业生的就业等有关工作,毕业生有29人考上了博士生,平均就业率达83.4%。积极支持处团委做好团组织的建设、社会实践工作和团员推优工作,支持研究生会开展科技、文体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在学校开展的“文明建设月”中获得温馨家园创建一等奖。


      郑少华,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该同志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学院党委书记的各项职责,团结带领全院师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积极抓好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支部建设和党员思想教育等。努力探索有效方式,活跃基层组织生活,不断提高党委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在为群众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为学院教学、科研以及学科建设等工作打好思想基础。具有良好的党性修养,公道正派,与人为善,以身作则,注意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事。关注教师的个人成长,经常与青年教师沟通,尊重他们的努力,理解他们的工作,共同创造一种和谐、向上的氛围。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育人等工作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受到了全院教师、党员的一致好评,在教师中有较高威信。


      郑乐琳,女,校纪委副书记兼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郑乐琳同志热爱党务工作,在党务工作上任劳任怨的工作了二十余年,与班子成员一起,解决了一系列教职工关心的问题;待人诚恳,宽容大度,不计较个人得失;严以律己。对涉及学院发展的重要事项,积极参与讨论决定;工作中,能组织协调好各方面关系,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作风踏实,事业心责任感强,真心热爱本职工作和师生员工,尽心尽力地为师生服务。党政配合好,相互尊重配合补台。为人正派诚实,言行一致,在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中,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努力创造稳定和谐、干事创业的氛围。学院党委多次被评为校和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教育先进集体。该同志在自己学习基础上将各层面的学习教育活动与学校和学院的中心工作相结合, 创新活动形式,认真组织全院党员和党支部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承诺、践诺、评诺活动;做好党委职权范围内的日常工作。加强学院的文化建设,结合不同层面的教职工的实际,选择针对性强的学习材料供大家学习借鉴。做好校友工作。向校友介绍学校、学院的发展,扩大学校、学院的知名度,展示学院科技项目。参与学生教育管理的一些具体工作;支持和指导院工会分会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教职工做好福利工作,尽心尽力为有困难的教职工排忧解难;关心离退休教职工的生活,做好节假日走访慰问工作。参与学院各项重要事项决策和重要工作,如制定学院总体发展规划、十二五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及各项制度;人才引进、万人计划学科带头人引进聘用、继续教育计划、教师职称评审、教师岗届满考核和新一轮聘用,年度各类考核等;教学质量工程各环节督促、检查;各类教学立项、评奖;教学质量月活动等;化学楼搬迁的各项工作。


      高志刚,男,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高志刚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紧紧围绕学校党政工作中心任务,团结和带领部门全体同志为做好校内外宣传报道,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显著成绩。对外宣传成绩斐然。能够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充分挖掘集体和个人的典型事迹通过社会媒体传播,努力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2010年度,全校在社会媒体发稿量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对内宣传凝心聚力,2010年度,带领同事们在学校网站编审和发布新闻四千余条,学校新闻点击率在国际权威的Alexa网站流量排名中,学校网站在国内.CN网站流量排名进入全省高校第五名。做好了报纸出版等各项工作。理论学习求真务实,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开创性地实施了全体处级干部结合本职工作实际撰写理论学习论文,使理论学习真正做到促工作、谋发展。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实施文化建设工程,研究文化建设方案,探索师德建设路径,重塑良好师生关系,为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营造氛围。2010年,部门荣获“山东省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先进集体”奖;获“山东省高校优秀新闻奖”;获得全国高校校报好新闻一等奖;获山东省高校校报好新闻一等奖;几年来,个人先后获得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和校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表彰;部门和班子成员连续三年民主测评成绩为优秀。
      


      


    相关链接:


      “创先争优·厚德载物”-学校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摘要


      “创先争优·厚德载物”-学校先进党支部事迹摘要


      “创先争优·厚德载物”-学校先进党委(党总支)事迹摘要


      “创先争优·厚德载物”-马学鹏、王淑坤、刘玉之3名同志被授予“党员爱心标兵”荣誉称号


      “创先争优·厚德载物”-齐鲁晚报:八旬夫妇九年20万元助学路


    组稿:商 华、郭 英
    编辑:张 伟
    编审: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