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大要闻

济大要闻

    师德建设大家谈(2):师德与师德建设

    日期:2011-06-17来源:   浏览量:

    师德与师德建设
    刘明亮


      师德是具有大学职业性质和特点的专业道德,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社会尊师重教的原由。对教育工作者而言,师德是从事教育事业特有的素质要求,是内在品质与职业表现的综合。内在品质或德性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积淀的道德涵养、道德内化。职业表现或德行是一个人对社会存在和职业规则的适应和认同。师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涉及道德观念、道德品质和职业规范,广义涉及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践体验等。


      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百年树人,保世世代代人才辈出,保国家兴旺发达。师德在平凡中诠释人生意义,在细微中蕴藏博大,在危难时激发出灿烂光芒。春秋纷争,孔子呕心沥血,诲人不倦。民族存亡,陶行知把教育实践与民主爱国活动相伴一生。当地震灾难突然袭来时,谭千秋用身躯护住学生。当病魔突然发难时,孟二冬用剧烈咳嗽的声音讲完最后一课。师德当头就会有超我的境界,就有真爱,就会爱国家、爱教育、爱学生。“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时候,给以同情、体贴和帮助;对待学生的提问,耐心细致;当学生言行发生偏差时,就会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助他们导正航向。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爱的情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有所学,有建树。


      立德是为求得师德、形成师德而从内在、外在进行努力并获得成效的行动。从内在进行的立德,主要是个人自觉地修养、吸纳外部营养。从外部进行的立德,主要是倡导、规范、评判、奖惩。中国自古就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等立德思想。西方国家也有热爱教育,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因材施教等要求。无论古今中外,求才不必求全,德占才之先;德才兼备是真才,无德之才是祸害;育人先立德,无德无以育人。正因为师德的求得和形成难于师才,即“经师易得,人师难寻”,才需要重视和加强立德。立德具有素质提升和高质量从业的效益。立德使得教师竭尽全力提高自己,精研博闻;使得教师不但着眼于知识传授,更关注大学生思想引领;使得教师摆脱为工作而工作的职业局限,将事业与时代使命、民族振兴结合起来;使得教师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学生从教育家身上学习模仿的不仅是专业学识,而且是包含言教、身教更深层次更高境界的美德。这种活生生真实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不带任何压力、强制,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敬仰、信任、共鸣。


      师德的发生发展来自两种驱动力,一是自生自发的内力,一是倡导疏导的外力。如孔子的诲人不倦,发自先师自身又发展于先师。编写《论语》倡导孔子的教育思想,让世人继承发扬,为外力疏导。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当外力主导,引动内力作用时便是师德建设。师德建设是悠久的,变化的,发展的,在平静与起伏的状态中交替。大众化教育带来教育大发展的同时,教育领域滋生出急功近利的倾向,师德口号化、形式化多于机制化建设,实际降低了师德在大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师德滑坡问题成不争事实,如育人意识不足、敬业精神不强、治学态度不严、协作精神欠佳、道德行为失范、义利关系扭曲等等,有的严重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这已经引起从社会到中央的高度重视。


      《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16号文件指出: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最近学校党委决定在全校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活动,就是以外力驱动为主导,引导广大教师升华对教育目标、大学使命和教师职责的认识,提高职业认同感,增强人才培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宣传发动、学习讨论、查找问题、评选表彰、完善机制等举措引发内力,将师德要义内化为个人素质,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


      师德建设要内外结合,形成机制。内靠自律,外靠他律。自律落脚点在内化,着眼多数人,鼓励先进,通过学习宣传教育培训、岗位磨炼、表扬奖励形成完美师德,变成个人精神财富;他律着眼少数人,自律不足时有他律弥补,如条例规章准则、检查考核惩处等标出底线。他律要有操作性,尤其是师德建设一票否决,从一句话变成清清楚楚的有章可查、可依,需要进行认真的探索、踏实的创新。师德建设绝不仅仅是教师的事,干部要带头。大学的管理干部人数虽然不多,但分布于教学、机关、教辅、后勤等各个单位的重要岗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直接服务于教师队伍,服务于大学生。干部的人品、作风、作为等对师生的影响深远。应该警惕的是:教学人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干部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有的干部还存在迟到早退,出勤不出力,不学习,不调查研究,作风生硬,态度冷漠,决策武断,办事拖拉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提高。管理干部,从选拔到培养到使用都有特殊要求,应当具有先进的思想道德素质,应当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广大教师。在师德建设大讨论中,干部不但要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还要带头从自身做起,带头学习,带头讨论,带头查找问题,带头整改,带头执行师德规范,接受师生监督。


      师德建设是长期的任务,只有把师德建设融入在教学、科研、服务、党建、群团等日常事务之中,常抓不懈,真正发挥师德在教育教学中的巨大引领作用,才能开创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校风优良的局面。
      
      
    作者:刘明亮,学校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
    组稿:刘珂珂
    编辑:张 伟
    编审:高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