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复杂的形势,学校以高政治站位、强责任担当、实工作举措,点燃育人活力,释放育人效能,不断强信心、暖人心、增决心,全力以赴、多措并举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好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坚决守住学生思想上的抗“疫”阵地。
思想引领用“心”,确保立德树人“不动摇”
化“疫情危机”为“思政契机”,通过“创新”+“入心”,打好学生思想引领“组合拳”。
一是聚焦“信仰领航”。定期开展线上学生座谈会、师生面对面、思想状况问卷调查等活动,校领导带头深入宿舍、餐厅看望慰问学生线上教学和生活服务等情况,走近学生、倾听学生。组织开展“携手共抗疫 青春勇担当”、“防疫有我”疫情防控主题班会、“发现美,你最美—疫情防控 你我同行”网络作品征集活动、录制“同心防疫之辅导员说”系列短视频。以学校官微、“学工在线”网站、“济大i学生”公众号和“济南大学”易班为核心,以各学院学生工作新媒体平台为延展,构建网络思政教育矩阵。
二是聚焦“暖心助航”。及时发放国家助学金、公费师范生生活补助、勤工助学补助等资金;同时,根据学校疫情防控需要,设置核酸检测临时勤工助学岗。完善心理健康“校-院-级-班-舍”五级网络,持续畅通心理援助热线和QQ、邮箱等网络咨询辅导,医校合作开通在线问诊平台,24小时在线守护学生心理健康;发布《济南大学疫情期间学生心理自助手册》《积极就业心理指导小册》;开展“共战疫情促发展 应对危机助成长”系列活动,举办朋辈心理沙龙12期次、朋辈心理宣讲10场次;各学院结合实际组织专题活动54场次,为学生购买羽毛球、跳绳、毽子等体育用品,丰富校园体育活动;为考研复试学生提供支持和帮助,在场地协调、备考指导、服务保障等方面为学生排忧解难。
三是聚焦“思想稳航”。将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和校规校纪解读摆在突出位置,发挥官网、微信公众号、易班、微博、校园广播等平台功能,接续推送疫情防控相关内容400余篇次,通过致一封信和告知书等方式,与学生和家长就疫情防控的政策要求、防控知识、心理健康等进行充分沟通,引导学生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把学校党委的要求和关怀传递到每一位济大学子和家长,消除疑虑、稳定情绪、赢得支持。积极挖掘和宣传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主动正面发声,积极传递正能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管理服务用“智”,确保规行矩步“不松懈”
化“疫情之慌”为“思政之窗”,通过“严管”+“厚爱”,织密学生管理服务“安全网”。
一是聚焦“抓安全,固底板”。全时段全覆盖全过程抓好3.8万余名学生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摸排、精准防控、持续跟踪、动态管理,截至目前共完成33轮次7925人次重点地区摸排、13轮次40余万人次核酸抽检,同时坚持做好每日学生健康监测和体温填报、每日学生发烧等健康异常情况处置、每日学生因病缺勤登记和追踪闭环管理、每日学生疫苗接种情况登记、每日疫情防控平台数据维护、每日疫情防控志愿者值班安排等工作。
二是聚焦“抓习惯,补短板”。公寓安装人脸识别和体温监测门禁系统,成立学工专班,对所有宿舍进行全覆盖安全卫生督导检查和整改落实。深入推进学生安全和心理健康“六个一”活动要求,开展用电防火消防安全、防汛防溺水、防欺凌、防电信网络诈骗等安全主题教育,举办线上公寓文化艺术节和“舍有书香”活动,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加强防范,养成遵规守纪的好习惯。
三是聚焦“抓学风,树样板”。开展线上学风调研,精准分析学生学习动力和学习精力投入存在的问题,通过一对一、多对一持续跟进,并通过结构化访谈,探寻优秀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组织第五届“青春榜样 济大繁星”荣誉获得者积极发声,把宋健奖学金、省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非师范类省级优秀毕业生等各级各类学生推荐评选表彰过程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榜样的视角和朋辈的力量让更多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方向。
发展指导用“情”,确保以文化人“不断线”
化“疫情劣势”为“思政借势”,通过“全员”+“一体”,下好学生发展指导“先手棋”。
一是聚焦“一体化”。坚持生涯教育“544”一体化实践育人模式,将生涯教育深度融入思政教育,挖掘疫情防控过程中的思政元素和思政价值,并将其融入《职业生涯指导与创业基础》课程线上教学,持续提供个体生涯咨询、生涯测评和邮箱咨询三项服务。开展疫情形势下生涯人物访谈活动、举办山东省师范类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专项训练营、济南大学第十届师范类学生从业技能大赛、“读生涯之书,增思政本领”读书日分享会等活动,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和职业技能。
二是聚焦“四条线”。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持续打造“校院工作一体化”模式,实施就业工作稳定线、网络线、保障线、满意线“四条线”工作方法,畅通线上招聘、咨询、面试、签约渠道,联合多地市人社局开展线上人才招引对接活动,举办线上大型招聘活动10余场次,累计提供岗位超过10万个,学校就业信息网发布992家单位59285个岗位招聘信息。
三是聚焦“全链条”。做好国家安全和军事理论课程建设,引导青年学生增强爱国思想和国防意识,组建学生公寓征兵宣传服务站,通过公众号、抖音平台等媒体宣传征兵政策、开展“云”互动;结合疫情防控,在核酸检测现场开展应征入伍宣传,组织学生军训教导大队全体退役士兵和翼虎社团承担学校疫情防控督查任务,累计参与225人次。
队伍建设用“力”,确保正己正人“不缺席”
化“疫情无情”为“思政有爱”,通过“赋能”+“关爱”,练好辅导员队伍素养“基本功”。
一是聚焦“三个讲清楚”。加强对学工人员的培训指导,通过“线上+线下”系列专题培训,以“三个讲清楚”为主要内容,全力以赴助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梳理辅导员要明白的“八个为什么”和学生要理解的“十个为什么”,通过数据分析讲清楚疫情防控的形势及采取的举措;通过具体案例讲清楚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工作的风险点及应对处置;通过疫情防控机制的解读讲清楚学校疫情防控的要求及法律法规。
二是聚焦“四级体系”。将学生社区作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将领导力量、思政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聚合到社区。学校成立由学校机关干部、学院中层干部和教师党员骨干组成的学生公寓驻楼专班,构建“驻楼组长-楼层教师党员骨干-楼层学生党员骨干-宿舍长”四级学生公寓疫情防控体系,实行“一楼一长、一层三师生”负责制,驻校辅导员全部下沉公寓,围绕常规工作、疫情防控和思政教育等内容开展工作,24小时轮流驻楼值班,营造全环境立德树人的良好氛围。
三是聚焦“五个平台”。通过搭建素质提升、技能展示、理论创新、工作交流、人文关怀五个平台,推进辅导员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计划。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对辅导员的人文关怀,学校领导走访慰问一线辅导员,学校2005届优秀校友孙凯为驻校辅导员捐赠疫情防控物资,表达了对辅导员的关心、关注和关爱;学校开展辅导员减压工作坊,通过活动释放压力;辅导员工作室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工作职责开展主题工作坊,凝心聚力增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
撰稿:徐岩 编辑:赵华磊 编审:贾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