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大要闻

济大要闻

    “劳动力市场变革与大学生就业”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日期:2020-12-01来源:社科处 浏览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我校人文社科工作再上新台阶,“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学术活动”于日前正式启动。11月27日,首场学术研讨会在行政楼1201会议室举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赖德胜教授莅临指导,济南大学副校长李光红,商学院、政法学院等相关学院教师与硕士研究生参加研讨会。研讨会由社科处处长张守凤主持。

    研讨会上,赖德胜教授针对劳动力市场变革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做了透辟的论述。他指出,当下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任务艰巨繁重,加之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趋于严峻。赖德胜教授认为,高校毕业生是创新驱动、科技自立自强最重要的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底气所在;受高等教育扩张、高校毕业生性别结构失衡、STEM学科人数占比低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结构出现新的变化,人才需求与供给无法实现良好匹配;针对上述问题,要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提倡终身学习,推进教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高校专业设置,扩需求、稳存量、扩增量、促匹配,加强帮扶,深化改革,完善就业统计指标,以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副校长李光红教授指出,从“六稳”到“六保”的宏观政策,稳就业和保就业均处在首位。高校毕业生作为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的就业群体,也是最重要的就业群体;新技术革命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生产组织的重塑,催生出了大量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就业形态;新就业形态创造了大量工作岗位,拓宽了就业渠道,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具体举措,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

    研讨会上,商学院副教授孙丽丽,政法学院副教授任晓敏、张银分别就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优化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性别结构、正确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等问题,分享了个人的观点和看法。部分教师、同学踊跃发言,与赖德胜教授就相关就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撰稿:任慧颖  编辑:张伟  编审:贾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