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大要闻

济大要闻

    “大众日报·抗疫故事报告会”走进我校思政课堂

    日期:2020-09-25来源: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量:

     

    9月24日,“大众日报·抗疫故事报告会”暨山东省首届高校思政短视频大赛巡回宣讲活动走进济南大学,走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敬梅老师的思政课课堂。省政协委员、中国作协会员、大众日报高级记者逄春阶根据自己深入湖北战“疫”前线采访报道时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为我校200余名研究生上了一堂名为《站稳立场、走进现场——从黄冈到武汉的感悟》的思政课。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一名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的资深媒体人,逄春阶老师主动请缨要求到湖北战“疫”前线,深入医院和社区,采访白衣战士、患者、志愿者,积累了大量的真实素材。

    课堂上,逄春阶老师生动细腻地讲述,为学生们展开一幅幅有血有肉、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战“疫”画面,讲述了许多战“疫”一线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武汉市有的住宿房间没有窗户,为了防疫需要,要开着门睡觉,当时武汉气温在零度左右,谁住没窗户的房间?李敏敏护士长第一个站出来说,我是党员,我住。原来说15天一轮换,到了15天,这些队员说,不换了,习惯了。这就是我们的党员……”“正常情况下,取咽拭子对于临床工作人员来说并不复杂。但是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整个过程就变得困难多了。因为视野受限,需要站在患者正对面,用压舌板让患者口腔完全打开,准确找到腭弓、咽及扁桃体的位置,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确保取样精准。采集过程中,患者极易咳嗽、打喷嚏,体内的飞沫喷发而出,医护人员的暴露风险很大,但80后医生李道卫不为所惧,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仅2月10日下午就一口气完成十位患者咽拭子的采集……”

    学生们认真聆听,在感人细节处,不少同学泪水泛红了眼眶。“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感谢逄老师给我们带来这样一堂生动细腻的思政课,让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是我们国家从上到下同心合力创造的奇迹。“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李淑聪说,有党的坚强领导和强大的组织力,有医护人员的不畏危险奋战一线,有党员的冲锋在前,有运输司机、社区工作者、外卖小哥这样一群人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这是属于我们国家和人民的骄傲,这让她既感动又受益匪浅:”激励我一方面在思想境界上努力提升,另一方面在学业上要刻苦学习,像疫情中的医护人员一样,在国家需要到时候,能够挺身而出,用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支撑人生理想,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会议精神,通过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抗疫故事报告会”走进思政课课堂是一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益实践,通过把道理融入当下发生的热点和学生感兴趣的事件,紧贴时代脉搏,使课堂教学实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喜欢听、听得进,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发挥好思政课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关键课程和主渠道的作用。


    摄影:王娜        编辑:张伟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