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大要闻

济大要闻

    济南大学举办“第一届土木工程基础设施智能与可持续性中美双边论坛(2019)”

    日期:2019-07-05来源:土木建筑学院 浏览量:

     

     

     

    7月4日,由济南大学主办的“第一届土木工程基础设施智能与可持续性中美双边论坛”在济南召开。济南大学校长张士强,来自中国与美国的10余位国际知名学者和专家参加了论坛。论坛由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崔娜副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并主持。

    济南大学校长张士强在致辞中指出,基础设施建设关乎国计民生,不仅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也是拉动经济复苏与增长的有效手段,更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贸易合作的重要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传统行业正在向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方向转型,如何进一步推进土木工程基础设施智能与可持续性发展,是当前土木工程领域步入“智能时代”后应该思考的重要议题。张士强校长高度肯定了本次论坛举办的积极意义,是应对土木工程基础设施领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成长的有益探索,更是顺势而为、创新理念、共谋发展的使命担当,必将有力促进土木工程相关领域的发展。

    本次论坛围绕土木工程基础设施的智能与可持续性等议题展开,聚焦智能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国际土木工程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和新举措,共同搭建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汇聚了岩土工程、道路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等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就土木工程基础设施研究的创新理念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广泛交流。

    论坛期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Bjorn Birgisson教授、美国伊利诺依大学香槟分校Erol Tutumluer教授、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Balassingam Muhunthan教授、济南大学秦磊教授、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石鲜明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Elham Fini教授等分别作了题为“一种统一的路面结构断裂-损伤-修复-老化研究框架”、“集料采石场副产品在路面工程中的可持续应用”、“预测土壤水分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张强度影响的统一模型”、“用嵌入式超声波传感器监测钢筋腐蚀”、“有助于交通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材料”、“技术革新:建筑生物粘合剂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路径”的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剖析了土木工程基础设施智能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土木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全面推进土木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技术创新与应用,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与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要求。济南大学主办此次论坛,正是聚焦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土木工程基础设施智能与可持续,深入交流、凝聚共识,深化土木工程基础设施相关研究领域的合作,让科技创新发展成果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国计民生提供技术助力和创新支撑。

     

    撰稿:侯树展  摄影/编辑:张伟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