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邀请,4月20-21日,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周晓林教授,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院长李红教授来我校进行访问交流并作学术报告。学校副校长陈月辉会见了两位专家,就我校心理学科发展交流了意见并为李红教授颁发了济南大学名誉教授聘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了活动。
周晓林教授作了题为“感激情绪的神经基础及其对感恩教育的启示”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陈功香副院长主持。周晓林教授以社会心理学提出的人际感激的决定因素为先导,报告了其研究团队采用磁共振成像和人际互动范式发现的关于意图、需求和代价对个体加工感激情绪的神经基础,提出了儿童感恩教育的一些重要心理学策略。
李红教授作了题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认知神经机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陈功香副院长主持。李红教授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在演绎推理和归纳思维两个研究领域中进行的一系列富有原创性的探索,以及取得的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研究成果,并畅谈了作为青年人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在场的青年师生提供了宝贵的成长建议。
周晓林,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任国内外多家学术刊物副主编或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语言认知、注意选择与执行控制、决策与神经经济学、社会认知与实验社会心理学。主持科技部“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英国经济与社会研究基金等20余项科研项目。在SCI、SSCI刊物发表论文170余篇,2015-2018年度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李红,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院长,曾任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部长、辽宁师范大学副校长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认知神经心理学、认知发展、情绪认知、学生核心素养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在Psychological Science等国际重要期刊发表SCI/SSCI论文180篇,平均影响因子3.0左右,并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国内著名杂志上发表200多篇论文。
撰稿:刘如喜 编辑:张婧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