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由我校山东省建筑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周宗辉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的国家“863”计划课题“纳米改性水泥基胶凝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在北京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召开技术验收会,顺利通过科技部技术验收。科技部高新司材料处史冬梅处长,项目主管李丹博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郅晓主任,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颜碧兰副院长, “863”项目主题专家张国庆研究员、周光远研究员,技术专家隋同波教授、李悦教授、宋少民教授、郝挺宇教授及课题管理办公室成员、课题组研究人员共30余人参加了本次技术验收会。
史冬梅处长介绍了本课题立项过程及验收要求。课题负责人周宗辉教授代表课题向专家组陈述了课题立项依据、形成的重要成果、解决的关键问题、达成的目标及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专家组从考核指标、技术及理论创新等多方面进行了质询。课题组成员基于科学的研究方案、翔实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全面解答。在仔细审阅课题组提交的相关验收文件后,经专家组充分论证,认为本课题提供的验收材料齐全,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达到了考核指标和技术就绪水平要求,同意通过技术验收。
本课题针对影响水泥基胶凝材料耐久性关键因素,在探究纳米改性与耐久性提升机理、开拓水泥基材料功能化新途径基础上,开展性能提升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课题阐明了纳米改性对水泥密实性的调控作用、水泥的纳米增强机制、纳米改性对混凝土表层微结构调控等理论问题,形成了纳米改性协同辅助组分调控胶凝材料基体结构与性能关键技术、水泥基胶凝材料表层纳米改性提升耐久性技术、纳米修饰纤维增强胶凝材料韧性和耐久性技术、纳米改性高耐久胶凝材料的制备、应用及性能监测与评价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微纳粉的工业化生产,相关成果在深圳前海冠泽金融中心,山东平安建设集团,杭州地铁1号线等重大工程进行了示范应用。课题取得的上述成果对水泥基材料耐久性提升、为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开发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及技术支撑,对推动水泥基胶凝材料的高耐久和可持续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是根据科技部下发《科技部关于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2015年项目立项的通知》,由济南大学周宗辉教授为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作为项目牵头单位申请的“纳米改性胶凝及涂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项目获得批准立项(项目编号2015AA034700),实现了济南大学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零的突破。该课题总经费为3823万元,其中“863”计划专项经费1823万元。我校首次获得此类计划项目的资助,是我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校的科学研究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通过本课题为期3年的研究,对我校建材专业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显著提升我校在纳米改性水泥基材料研究的国内外影响力。
撰稿:侯鹏坤 编辑:张伟 编审:丛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