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纵横

新闻纵横

守护心灵,赋能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与成长路径 ——济大论坛“名师名校长”专栏第二十一期举行

日期:2025-11-07
来源: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教务处
浏览量:
字号:

11月3日,济大论坛“名师名校长”专栏第二十一期活动举行。本期论坛由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承办,特别邀请济南市章丘区教体局、章丘区第四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级教师赵鹏,作题为“守护心灵,赋能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与成长路径”专题报告。应用心理学专业100余名师生到场聆听,共同参与这场兼具理论与实践价值的教育教学交流。

本次报告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精准对接心理学专业大三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助力其明确成长方向。报告伊始,赵鹏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一线工作经历,从核心角色、协同角色、拓展角色三个维度,系统解析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定位与职责要求,生动展现了该学科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工作现状与现实挑战。随后,赵鹏老师梳理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与核心能力,并针对性地提出大学阶段成长建议:通过扎实的课程学习筑牢理论根基,借助实习实践积累实操经验,同时重视自我关怀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成长与个人身心发展的同步推进。最后,赵鹏老师分析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持续增长的实际,展望了行业专业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鼓励同学们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为成为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储备能力、积蓄力量。

本次报告会为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搭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平台。活动不仅系统梳理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系与实践框架,更通过沉浸式案例解析与精准化职业发展路径规划,实现了三重教育效能的突破。其一,通过立体化呈现工作角色定位,帮助学生构建起“预防-干预-发展”三位一体的专业认知体系;其二,借助分解式讲解职业素养模型,为学生的能力提升提供了可落地、可进阶的阶梯式成长指南;其三,结合前瞻性行业趋势分析,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职业使命感。

这种产教融合的交流形式,有效拉近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与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距离,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场景,也为其后续规划学业、准备职业技能提供了具体参考。对于学院优化应用心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也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撰稿:黄碧娟、鞠严萍      编辑:刘孟頔      编审: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