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至25日,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2025年年会暨第二届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深入研讨人工智能时代研究生教育的“变与不变”,旨在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解决方案,培养引领未来的研究生人才。来自全国150余家单位的46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我校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院长、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张兵,研究生院副院长、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段广彬参会。
 
  会议特别邀请了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前沿计算研究中心主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Hopcroft),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艳芬,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哲学系教授杨国荣,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校科研与人才发展部部长曹新方作主旨报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挂职)栾宗涛,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磊,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务长王博,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蒋传海,武汉理工大学原校长杨宗凯,上海创智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丁晓东,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王慧锋等出席年会。
 
  在举行的第二届研究生教育发展论坛上,王磊以“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与学科评价”为题,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使命,提出当前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相应的改革方向、应对策略和探索实践。杨宗凯系统分析了当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新阶段、新标准和新路径,并强调应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探索研究生教育新范式。丁晓东分享了上海创智学院以“超常规、新体系、新机制”自主培养中国人工智能创新人才的探索经验。王慧锋介绍了华东理工大学在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方面的探索与创新。
 
  本次年会设有四个平行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共研智能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新路径。张兵和段广彬分别参加各分论坛,并就我校在AI赋能研究生管理、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分类评价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等方面同报告专家及与会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
 
  本次年会由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主办,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承办,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协办,本次会议的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赋能与规范。
 
  下一步,研究生院将以本次年会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结合学校研究生培养实际,深入开展AI赋能研究生培养实践,扎实推进工程硕博士改革,稳步开展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探索构建分类多元评价体系与机制,着力打造济南大学研究生培养新范式,为培养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高端人才贡献济大力量。
 
  
 
  撰稿:何静      编辑:刘孟頔      编审: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