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中林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日期:2025-11-18
来源: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
浏览量:
字号:

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世界著名纳米科学家王中林应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刘宏教授、周伟家教授的邀请来我校作学术报告,题目是《基于纳米发电机的智慧能源与传感学》。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黄加栋主持报告会并致辞,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学院的领导和相关老师、学生3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中,王中林院士从“摩擦起电”这一基础物理现象出发,系统阐述了“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原理与应用,深入讲解了其在自驱动传感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时代微纳能源和蓝色能源等前沿方向的关键突破。他指出,TENG技术不仅是实现高效微能源收集的新路径,更是推动物联网、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以及智慧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通过大规模集成TENG技术,可以实现对海洋能量的高效开发利用,为人类未来能源结构转型提供全新范式。

在周伟家教授主持的互动环节,王中林院士与师生亲切交流,并提出了中肯建议,他勉励青年学生要夯实基础知识,筑牢科研根基;鼓励青年教师选定研究方向后要持之以恒,保持热情,切忌半途而废。他特别强调,在交叉学科领域中,扎实的功底与长期的坚守是取得突破的关键。整场报告前沿性强、内容翔实、逻辑严密,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应用价值,引发了在场师生的浓厚兴趣与热烈讨论。报告现场座无虚席,学术氛围浓厚,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一次与科学大师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也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在能源材料、传感科技与人工智能交叉等研究领域的发展。

王中林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原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讲席教授。作为2023年全球能源奖(Global Energy Prize)、2019年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以及2018年埃尼奖(ENI Award,被誉为“能源界诺贝尔奖”)等三大国际顶级奖项的获得者。王中林院士是纳米能源研究领域奠基人,开创了基于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系统及蓝色能源宏大领域,为高熵能源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方向。他发明了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为自驱动传感器、人工智能、可穿戴电子设备和物联网设备提供了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开创了压电电子学与压电光电子学效应的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领域,建立了压电电子学、压电光电子学与摩擦电子学学科,发现了六个新物理效应,对于运动介质的电动力学和高能电子的非弹性散射也做出了突出的理论贡献。根据全球最大学术出版商Elsevier与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5年度全球前2%科学家排名》,王中林院士在“职业生涯影响力”与“单年度影响力”两项榜单中均位列世界第一。这已是他连续第六年在“单年度影响力”排名中位居全球榜首。他的Google Scholar总引用次数超过50万次,h指数高达340。王中林院士是中国科学院、英国皇家工程院、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欧洲科学院、欧洲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国际院士,是国际纳米能源领域著名期刊《Nano Energy》的创刊主编,为全球纳米能源研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平台。

撰稿:韩婧、周伟家      编辑:刘孟頔      编审: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