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拓展学院师生国际化学术视野,推动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10月24日下午,美术与设计学院特邀韩国釜山大学设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炫锡,在第一学术报告厅开展了题为“基于数据的人工智能在沉浸式媒体艺术中的运用特性”的学术讲座。潍坊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姜亦金、教师张春亮,潍坊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助理王锐,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相关专业教师及学生参加讲座。讲座由工业设计专业教师单心怡主持。
讲座伊始,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海波代表学院对李炫锡教授的远道而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在跨学科融合与新工科建设方面的探索与成效。他强调,在数智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结合不仅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路径,希望师生把握此次国际交流机会,激发科研与创作灵感。
在主讲环节,李炫锡教授系统阐述了沉浸式媒体艺术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他首先介绍了米哈里提出的六种沉浸式衡量标准以及玛吉·伯内特归纳的五类沉浸类型。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阐释了互动性在沉浸体验中的核心作用,并分析了基于人类感官的五种展示媒体要素。李炫锡指出,以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媒体艺术的表达方式与功能维度。他重点讲解了数据可视化在沉浸式艺术中的三种类型——模式化、AI生成与互动型,并结合雷菲克·安纳多尔(Refik Anadol)的、日本teamLab团队的互动展项以及OUCHHH工作室的等国际前沿案例,生动展示了数据如何转化为具有艺术性、商业性、社会性、娱乐性与哲学性的多维内容。
在交流环节,现场师生围绕AI艺术的伦理边界、技术实现路径、中韩在智能媒体教育方面的差异等问题踊跃提问。李炫锡结合韩国教育界与社会对人工智能的认知现状,分享了其在跨学科课程设计与创作实践中的经验,鼓励学生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在人文与科技的交汇处寻找创作的新可能。
本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师生对“人工智能+艺术”前沿动态的理解,也为学院推进学科交叉、加强国际科研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未来,学院将持续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助力新工科背景下的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实现高质量发展。
撰稿:单心怡 编辑:张雅静 编审: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