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学习借鉴兄弟高校在“十五五”规划编制、研究生教育培养、学科建设、学位点培育、科产教协调育人等方面先进经验,深化校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11月3日至4日,学校副校长徐征和带队先后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等高校调研交流。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研究生院、数学科学学院、商学院、水利与环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等部门单位相关同志一同参加调研交流。

11月3日上午,徐征和一行首先到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调研学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常委、副校长周鹏,研究生院、发展规划处、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理学院相关同志参加座谈会。
周鹏在致辞中对徐征和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发展历程、平台搭建、古镇口校区建设等方面介绍学校相关情况。他表示,学校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整体质量,坚持服务国家能源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他指出,济南大学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显著,在学科优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开放办学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绩,希望双方加强交流、互学互鉴、双向奔赴,努力创建校际合作新典范,共同推动工作取得新进展。
徐征和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长期以来对济南大学发展的支持帮助表示感谢,介绍了济南大学的办学基本情况及学科发展特色。他表示,学校近年来全面落实“一二三”发展思路和“四五六”战略部署,努力实现目标定位、提升办学层次。他指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在能源领域具有显著的学科优势和深厚的行业底蕴,先进的办学经验值得广泛对标学习,两校在鲁办学期间建立了深厚友谊,希望在各领域深化合作共建,实现在更多领域的资源共享与经验互鉴,共同推动双方高质量发展。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发展规划、学科交叉融合、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国家工程硕博士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位点培育建设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

座谈会前,徐征和一行参观了中国石油大学校史馆,实地了解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11月3日下午,徐征和一行赴山东科技大学学习交流。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薛庆忠,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等相关同志参加座谈交流。
薛庆忠对济南大学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协同育人、合作办学等方面的工作成效。他指出,济南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成果颇丰,在材料、化学、水利、计算机等诸多学科方向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在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领域、新兴产业构建新生态,希望两校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协同攻关、联合培养、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更大的合作成果,共同推动两校办学取得新成绩,再创新高度。
徐征和着重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建设、学位点培育、研究生教育等基本情况,对山东科技大学的办学发展成就表示高度赞赏。他表示,学科建设的推进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希望进一步了解学习山东科技大学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的先进经验,促进相关工作迈向新的台阶,并期待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围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深度合作,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携手推动高等教育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会上,共同观看了山东科技大学宣传片。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人韩作振从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学位点培育与实践、研究生教育工作及成效等方面阐述学校发展现状与愿景。与会人员就“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三年行动计划”、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培养、学科学部制改革、国际化课程建设等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前,徐征和一行参观考察了青岛智能无人系统创新研究院和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馆。

11月4日上午,徐征和一行赴青岛大学学习交流。青岛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建波,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办公室、环境与地理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商学院等相关人员参加交流座谈会。
李建波对济南大学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研究生培育、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两校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友工作等多个领域保持良好互动合作。他指出,济南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成果,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希望进一步扩展两校交流的维度,推动两校在更多领域、更高层次建立常态化、机制化的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相互支持,不断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需求,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徐征和介绍了济南大学办学七十余载的发展概况,重点介绍了学校自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在学科专业布局优化、研究生培养创新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他表示,两校一直以来密切交流、务实合作,共同肩负起服务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他指出,青岛大学在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希望通过此次交流,持续深化两校合作,为济南大学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和启发,实现济青联动、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双方事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交流会上,双方就共同关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学位点培育机制体制、学科交叉会聚融合、学科集群建立与特色发展等关键议题开展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下一步,学校将立足新发展阶段,锚定第四次党代会“冲一流、进百强”的奋斗目标,总结好、运用好本次调研交流的经验成果,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学位点精准培育、学科治理能力提升、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科产教协同育人机制完善等方面下功夫,奋力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撰稿:李师 编辑:刘孟頔 编审: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