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大要闻

济大要闻

济南大学师生学习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日期:2025-10-24
来源:党委宣传部 新闻中心 网络信息与安全管理办公室 济南大学报社 文化中心
浏览量:
字号: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的召开在济大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武装部部(处)长胡春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盛会。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精准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总动员、总部署,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下一步,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将引领全体学工人员和全校学生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掷地有声,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辅导员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聚焦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和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特点,深化“1249”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把握好“坚持一盘棋、打好特色牌”的要求,保持战略定力,不懈努力,接续奋斗,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学工力量。

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部长张婷: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国未来五年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深入学习全会精神,为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作为高校教师工作者,倍感责任重大。一是聚焦发展大局,以胸怀“国之大者”找准历史方位。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核心任务,紧扣学校“冲一流、进百强”发展目标,增强历史主动性,融入发展大局同向前行。二是聚焦关键环节,以务实举措夯实战略支点。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中,教师队伍是战略性支撑,必须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师德师风的第一标准贯穿始终。三是聚焦发展支撑,以能力跃升服务大局。教师核心能力提升是服务高校高质量发展关键要素,必须全力实施教师发展能力整体提升工程,引导广大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在育人水平、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上实现全面强化,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深、育人卓越的教师队伍。

机关党委书记刘芝: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擘画蓝图、指明方向。展望即将启航的“十五五”,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思、用做文章,激活机关党建工作动能。聚焦“学”,深化“五学联动”机制,以“严”的标准健全机关理论武装工作体系,以“活”的方式加强各类学习阵地建设,引领机关干部“当先锋、作表率”。紧抓“思”,紧扣目标任务,全面深化融合创新,扎实推进“六型”机关建设,推动构建高质量的“一融双高”党建工作体系,切实涵养新风气、锻造先锋队。探索“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和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树立勇担当、抓落实、求实效的鲜明导向,引导机关教工提升能力、激发动力、增强活力,全面形成党建领航、机关领跑、党员领先新态势,以高质量机关党建扎实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教务处处长陈贞翔: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对“十五五”时期发展作出战略擘画,吹响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号角,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我们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挑战,会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求我们要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进一步加快优化学科布局——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领域,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培养关键领域急需人才,让教育资源真正服务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同时,要主动回应“坚持人民至上”的要求,在师生关切的问题上持续发力,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可感可及。我们将以会议精神为指引,把改革创新融入课堂教学、科研攻关等各环节,以躬耕教坛的实干、守正创新的担当,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机械工程学院院长付秀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未来几年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向,吹响了启航新征程的时代号角,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作为高校发展规划战线一员,我深刻认识到未来五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和时代挑战,深感重任在肩、使命光荣。“十五五”规划编制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牢把握“六个坚持”核心原则,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破常规事务的阶段性部署,更加强调结构性重塑,更加注重系统性重构,切实做好中长期改革发展的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下一步,我们将在学校党委领导下,锚定“冲一流、进百强”目标任务,瞄准2027、2030、2035重要时间节点,发挥优势特色,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深化改革,科学构建“1+9+N+X”规划体系,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接续开创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绘就“十五五”改革发展新蓝图。

科技处处长颜梅:全会强调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对“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这为高校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下一步,我们的科技工作将重点聚焦以下方面发力:一是强化有组织的科研,立足我校学科基础,紧密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和国家急需,加强原始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动对接产业需求,畅通成果转化渠道,切实将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服务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三是夯实发展基础,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优化科技生态,激发人才活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我们将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主业,为学校提升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奋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做出应有贡献。

社科处处长、政法学院院长高功敬: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一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全面总结并高度评价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要任务、实现路径等,擘画了“十五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全会的胜利召开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全会强调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强调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这为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内在动力。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接下来需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大会的精神要义切实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为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院长张兵: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准擘画了国家未来五年发展蓝图,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也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会强调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出了更为紧迫和更高的要求。下一步,学校研究生教育将深刻把握“高质量”这一核心主题,将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到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加快推动学位点优化调整建设,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特别是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向,加大急需紧缺领域学科专业人才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力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科教深度融合和产教协同,建强卓越工程师学院,着力提升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确保人才培养真正站到科技创新最前沿;持续强化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评价激励机制,引导导师潜心育人,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王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十五五”时期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对外开放办学工作者,我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全会强调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深刻领会全会精神,主动服务国家外交战略和学校高质量发展全局,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断拓展与“一带一路”国家和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务实合作。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深化人文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将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姿态,推动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服务教育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济大力量。

校团委书记李书翔: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振奋人心。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全会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学校团委将把带领全体团员青年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大政治任务,依托“青马工程”、主题团日等形式组织好宣传宣讲,引导团员青年深刻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共青团工作,统筹推进思想引领、科技创新、文化育人、实践锻炼、组织创优,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积极贡献青春力量。

数学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崔英静: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深远影响。全会提出的“一体推进教育人才科技发展”等要求,与学院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紧密相关。我深刻认识到,我们要将全会精神融入学院工作的各个环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强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带领学院师生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引导师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以实干实绩为教育强国建设筑牢基层根基。同时,将以会议精神为指导,结合学院特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党建铸魂,把准学科方向,以党建赋能,激发发展动能,做好学院“十五五”发展规划,促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应有力量。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郭英: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万众期待、举世瞩目,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一次关键会议。全会通过的战略部署,系统深刻、指引明确,是我们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外国语学院党委将引导全院师生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自觉转化为办学治院的生动实践。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着力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外语人才。要充分发挥外语学科优势,引导师生在国际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内部治理效能,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为教育强国建设彰显外国语学院的独特价值与使命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颖超: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会议研究制定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为我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也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切实将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学院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一是深刻认识全会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政治自觉;二是准确把握“十五五”规划核心要义,不断强化学理阐释和理论创新;三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进头脑;四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学院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五是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努力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马院力量。

文化和旅游学院党委书记孟德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让人倍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深刻体会到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价值与时代重任。全会聚焦“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核心议题,将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上升到了新高度。让我们清晰认识到,高校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场所,既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更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全会释放的深化改革信号,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面对全球科技竞争与产业升级需求,我们必须以系统性变革回应时代需求,让教学科研解决“卡脖子”问题和满足新质生产力培育需求。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立足国家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人才。大会的召开,为高等教育擘画了“施工图”,我们要做到课堂教学的提质、科研攻关的突破、人才培养的实效,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力量,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和担当。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王悦: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系统谋划,提出“六个坚持”,为高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切感受到,全会精神既是国家战略部署的行动纲领,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当前,高等教育要更加主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同频共振。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优化学科布局,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把课堂教学、科研攻关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新生态,培养更多契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健全校园安全与风险防控体系,确保教育事业行稳致远。面向“十五五”新征程,高校应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强国建设贡献教育智慧与力量。

知联会会长、文学院教授刘传霞: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中,“十四五”规划即将圆满收官。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这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决心,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激发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勠力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民盟济南大学支部主委、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孙红卫: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重点审议《“十五五”规划建议》。会议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围绕六个坚持。 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人民至上,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三是坚持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四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五是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六是坚持统筹发展与安全。近年来,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不仅带来产业革命,更带来世界格局的改变;国际形势日趋复杂,贸易保护主义盛行,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崛起进行多方位的阻挠。在此背景下,四中全会承接十四五的建设成就,科学谋划十五五的开篇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守初心不变,锚定前进方向,统筹兼顾各方面因素,科学决策,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事业一定会实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范梦娇:宏伟蓝图已绘就,奋发有为正当时。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所强调的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真真切切融入我们未来的发展轨迹。它关乎我们能否在更完善的法治环境中潜心科研、创新突破,关乎我们能否享有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拥有人生出彩的广阔舞台。作为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青年一代,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士研究生,我积极响应“双碳”政策,致力于将可再生资源生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油和高性能多孔碳材料的研究,以专业所学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展望前路,我将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宏伟事业,筑牢专业根基,锤炼实干本领,以“踔厉奋发”的青春姿态和“笃行不怠”的切实行动,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智慧与力量。

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秦贝宁: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注定是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全会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制定,擘画发展新蓝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了新征程。此次全会的谋划根植人民需求、汲取群众智慧,每一项决策都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作为济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我深受鼓舞,将深入学习全会精神,把其转化为学术研究的动力。在学习中,我们要勇于探索创新,聚焦专业前沿问题,提升学术与实践能力,将论文写在传承中华文脉的实践里,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青春才智,在新征程上展现青年担当。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依托全会的科学谋划与战略部署,中国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迈出更坚实步伐,向着民族复兴奋勇前行。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携手迎接美好明天。

济南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宋文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节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并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为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擘画宏伟蓝图。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学生,我深入学习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对自身时代使命与政治责任的认识。会议明确经济社会发展的“六个坚持”,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任务,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深刻启示我们,必须坚定树立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将个人学术追求完全融入国家战略发展大局。在今后的学习与科研工作中,我决心自觉聚焦国家最紧急、最紧迫的领域,夯实专业根基,勇于挑战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瓶颈,致力于在攻克“卡脖子”难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济南大学学工在线(易班)工作站站长团成员、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庞熠恒: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每一位青年学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我们要加强理论武装,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为一种习惯和追求,确保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要勇于担当作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退缩、不推诿,以更加积极的姿态直面问题、解决难题,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实现自身价值;我们要培养创新意识,运用创新的思维和方式推进各项工作,提升学生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未来,我们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刘孟頔      编审: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