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和全国全省语言文字会议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决定开展“诵读中华经典 庆祝建党百年”主题赛事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契机,通过在全校范围开展“诵读中华经典 庆祝建党百年”主题赛事活动,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抒发广大师生对祖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之情,引导广大师生亲近中华经典,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增进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为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提供精神力量。
二、活动组织
本次活动由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济南大学琅声语音协会、济南大学广播台承办。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三、参加范围
学校全体师生。
四、具体赛事
(一)济南大学“琅声杯”中华经典诵读大赛
级别:校级。
评选:琅声语音协会和广播台初选,优秀选手参加济南大学“琅声杯”复赛。
奖项:设一二三等奖若干。
(二)“山东省中华经典诵吟大赛”校内初选
级别:省级。
评选:琅声语音协会和广播台初选,优秀选手由专业老师进行培训,代表学校参加“山东省中华经典诵吟大赛”。
奖项:上级颁发。
五、参赛方式
(一)赛事报名
参赛师生填写参赛报名信息表(见附件1),于4月10日前发送至2195138497@qq.com。同一作品可单独或同时参加上述赛事。
(二)作品选择
紧扣“诵读中华经典 庆祝建党百年”主题,选用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凸显深厚历史文化特点的传统经典诗文、红色经典诗文,诠释中华经典篇目蕴含的民族精神,展示党领导人民求解放谋幸福、决胜脱贫攻坚、开创民族复兴的丰功伟绩。鼓励选用彰显齐鲁文化特色的经典文学作品。
(三)作品类别
作品按表现形式分为朗诵类、吟诵类。
1.朗诵类。个人或2人以上团队朗诵,可通过音乐、服装、舞蹈等辅助手段融合展现朗诵内容。
2.吟诵类。个人或2人以上团队吟诵,传习套调或自创调式,可度曲展现吟诵内容。
(四)作品要求
1.作品为MP4格式,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长度3—6分钟,大小不超过1GB。视频开头展示作品名称、参赛者姓名、组别、单位。
2.吟诵类传习套调须注明所传承的吟诵流派、所属地。
3.视频文字建议使用方正字库字体,视频中不得使用未经肖像权人同意的肖像,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和视频。
(五)作品提交
请参赛师生将作品命名为“赛事名称+年级+专业班级+姓名+类别(朗诵/吟诵)”,于4月20日前发送至相应邮箱:
1.单独参加济南大学“琅声杯”,请将作品发送至1718529308@qq.com;
2.单独参加“山东省中华经典诵吟大赛”,请将作品发送至1527230127@qq.com;
3.同时参加两类赛事,请发送至2195138497@qq.com。
(六)沟通方式
请参赛师生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相应QQ群,便于即时沟通交流。

六、评审推荐
(一)评审标准。校内评审标准见附件2。
(二)评审过程。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专家组,于4月下旬进行评审。
(三)结果公布。4月底公布校内评审、推荐结果。
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系人:王萌、张渝平;联系电话:82765825;联系地址:行政楼303室。
济南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021年4月1日
附件1:
参赛报名信息表
编号 |
赛事名称 |
姓名 |
学号 |
学院 |
电话 |
QQ |
作品类别 (朗诵/吟诵) |
备注 (个人/团体) |
1 |
山东省中华经典诵吟大赛 |
|
|
|
|
|
吟诵 |
个人 |
2 |
济南大学琅声杯 |
|
|
|
|
|
朗诵 |
团体 |
3 |
两个赛事都参加 |
|
|
|
|
|
吟诵 |
团体 |
4 |
|
|
|
|
|
|
|
|
5 |
|
|
|
|
|
|
|
|
6 |
|
|
|
|
|
|
|
|
7 |
|
|
|
|
|
|
|
|
附件2:
校内赛事评分标准
评分项目 |
评分标准 |
分值 (共10分) |
符合主题 |
内容切合主题。 |
1分 |
语言表达 |
朗诵: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楚、准确,声音洪亮,语速语调恰当、达意。 |
4分 |
吟诵:平仄标准,平长仄短。依字行腔,每个字的涵义表达清楚,字音贴近。文读语音接近诗文的原貌,传情达意。 |
仪表神态 |
服装整洁大方、神态自然、举止从容、精神饱满,态度亲切,形象的表达主题内容和思想感情。 |
2分 |
朗诵/吟诵效果 |
有感染力,声情并茂,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
3分 |